聯合報黑白集/幸好沒去國安簡報

賴清德總統24日出席「客家論壇」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的演講,第二講題目是「團結」。記者季相儒/攝影

中選會剛公告廿一個選區「罷藍委」成案,將在七月廿六日投票;隔天總統府就宣佈,賴總統將啓動「團結國家十講」。更巧的是,依進度算,他的「最後一講」將正好落在罷免投票日。民進黨果然不愧「選舉專業戶」。

「十講」主題了無新意,卻充滿反諷。開宗明義,主題是團結、國家和憲政體制;但賴政府不顧國會多數、堅持少數執政,導致憲政體制崩壞;發起大罷免,使社會對立、分裂到了極致。是誰給賴總統勇氣,可以教人「團結」?

果不其然,賴總統第一講談「國家」,即充分展現其「務實臺獨工作者」角色。他藉由「拼接歷史」,大肆宣揚獨派立場,將「中華民國總統」身分全拋諸腦後。說穿了,就是與罷團分進合擊、凝聚深綠選民而已。

其他主題,更不值一提。談兩岸、外交、國防、和平,民進黨執政九年多,兩岸兵兇戰危,外交部成斷交部,陸委會擋交流,「避難包」成熱門商品。所謂的「直面臺灣聲音」、「傾聽國人想法」,只是虛言妄語。

總統府邀在野黨領袖,六月十八日入府聽「國安簡報」。如今看來,幸好藍白兩黨都拒絕參加,否則簡報結束,就是「大罷免成案」,接着賴清德「團結十講」啓動。那麼,在野黨領袖豈不成「獨派團結國家」的背景板,成爲「國家不團結」的人形立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