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司徒文的大哉問

第三核能發電廠將在今年除役,臺灣也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的時代。但隨之而來的能源安全問題,如今卻沒有明確解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這個問題,其他與會者只能說是「政治問題」。核能廉價、穩定、減碳,且安全儲備時間最長,對過去臺灣經濟發展甚至國家安全,都扮演重要角色。日本福島核災後,國際雖曾掀起反核熱潮,但近年各國又紛紛重新擁抱核能,臺灣幾乎是少數仍堅持非核者。

「臺獨」與「反核」,是民進黨兩大神主牌。執政前,民進黨從「反核」攫取大量政治資源;執政後,「綠能」則讓「綠友友」發大財。綠色產業和民進黨形成利益共同體,臺灣因此難以重返核電,除了政策難轉彎,無法向金主交代也是主因。

民進黨言必稱國家安全、民生優先,事實是「國安」比不上「黨意」,「民生經濟」也比不上「綠色經濟」。如今賴政府又以臺電虧損、藍白刪預算爲由,醞釀漲電價。所謂漲電價,不過是百姓掏錢,幫民進黨顧神主牌、資助綠色企業罷了。

除了司徒文,AIT現任處長谷立言受訪,也提到美日「核能復興」,並說美國可提供臺灣協助。如川普要求我採購美核能設備,民進黨還會堅持「非核家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