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大法官的國安緊箍咒

總統府21日公佈大法官被提名人。 記者潘俊宏/攝

大法官作爲民主憲政守門人,一直以來,就算總統提名「自己人」,甚至前總統蔡英文還曾把大法官找來「訓誡」,但至少對外也要裝模作樣,期許超越黨派、維護人權法治。

賴清德對於大法官,顯然比蔡英文更多些「家臣化」的想望。他首次提名就選擇與其意識形態接近者,不無暗藏爲法理臺獨鋪路之意,但當時至少還說了大法官是憲政守護者、人權捍衛者等場面話。

這回賴清德卻拿「國安」兩字畫重點,更與中共滲透畫等號,擺明就是想爲充滿違憲爭議的「賴十七條」及後續箝制言論思想作爲,清除司法路障。這與民進黨在立院表決輸了就覆議、釋憲、罷免,是同一套執政思路。

賴清德雖然重提了政治色彩較不鮮明的人選,卻爲他們強戴緊箍兒;國安緊箍咒一念動,大法官立成護院犬。如今燙手山芋既拋向立法院,也拋給七位大法官被提名人。他們是否隨賴清德的國安魔咒起舞,立委不妨於審查時直球對決:人民自稱中國人是否就該被罰?即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