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內功」備戰長期博弈 中釋「以我為主」信號

中國央行7日宣佈推出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將降準降息。圖爲市民經過位於北京的中國人民銀行。(中新社)

中美會談前夕,中國先發制人「放大招」,推出政策組合拳。市場解讀,中國這次出手既是應對內部經濟壓力,也爲中美在瑞士談判「扎穩馬步」,一方面爭取談判主動權,另一方面展示「練好內功」備戰長期博弈的決心。分析普遍認爲,中國政策工具箱仍有充足後着,未來將動態調整以應對外部變局。

文匯報報導,過去數月以來,中國多次預告將擇機降準降息,而人行「雙降」政策千呼萬喚始出來。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認爲,人民幣近期轉強,料爲寬鬆政策提供契機,此時出手既能穩住經濟底氣,亦爲中美長期「內力比拚」做好準備。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分析師劉長江則直言,北京選擇先發制人,掌握談判的自主權,有助避免在談判期間被美國威脅,「談得攏,就談;談不攏,靠國內政策自力更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認爲,此時降息降準能有效刺激融資需求,提振市場信心,是應對外部波動最直接手段。展望未來,在國內物價水平偏低情況下,他預料中國人民銀行下半年仍繼續降息、降準,估計全年降幅分別達0.6個百分點及1個百分點,甚至可能重啓國債購買,以替代降準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他強調,中美經貿談判過程勢必曲折,內地政策需持續評估外部衝擊。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也表示,人行發佈的政策組合拳,明確傳遞「以我爲主」底線思維,爲中美談判爭取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