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再遭外資「調降」目標價!大摩:股價可能已反映負面因素
聯發科。 圖/聯發科提供
聯發科(2454)近期遭外資陸續調降評等、目標價,繼匯豐開出第一槍後,而摩根士丹利(大摩)先已對其降評,而在29日的最新報告中,再度將目標價再調降至1,388元,評等維持,但大摩指出,儘管短期面臨逆風,但公司在高階產品的技術實力依然強勁,且股價可能已反應負面因素。
大摩指出,聯發科於5G SoC市場競爭加劇,除來自美國同業的價格競爭外,中國本土IC設計公司紫光展銳(UniSoC) 的低階5G晶片已被小米(Xiaomi)的紅米(RedMi)系列採用。紫光展銳的T8300晶片採用與聯發科天璣6400相似的臺積電6奈米制程及Arm CPU規格,加劇市場對聯發科2026年5G SoC定價能力的擔憂。
其次,過去市場頻傳聯發科爲Meta AI ASIC專案的有力競爭者,但大摩在報告中指出,聯發科贏得專案的機率已從50%下降至低於50%。主因來自博通(Broadcom)強大的技術能力和邁威爾(Marvell)積極的價格競爭。
且由於,輝達(Nvidia)等AI半導體客戶對3奈米制程需求強勁,預計臺積電將在2026年對3奈米晶圓價格至少調漲5%。對聯發科構成「雙重打擊」,基於上述壓力,大摩進一步下修聯發科2026年及2027年的整體毛利率預估,分別降至45.8%與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