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升臺積、降聯發科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證券投資,將臺灣半導體兩大天王的臺積電推測合理股價升至1,588元,並將聯發科推測合理股價下修至1,388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摩根士丹利對半導體雙雄財務預測

摩根士丹利證券投資最新定調半導體巨擘投資順位,將最大權值股臺積電推測合理股價升至1,588元,爲外資調升潮增添濃厚色彩,相對地,繼降評聯發科後,再將其推測合理股價下修至1,388元,形成半導體二大天王「目標價互換」的奇特景色。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在強勁AI需求帶動與匯率相對穩定環境中,預料第四季營收與毛利都將有所突破,以美元計價營收來看,第四季可望與第三季持平,遠遠勝過市場目前認爲季減5%~10%。

長遠來看,若達成AI大幅度驅動半導體營收爆發等條件,則大摩賦予臺積電樂觀情境股價預期上看1,920元;高盛證券則將推測合理股價升至1,600元,比肩花旗環球證券。在大摩調升股價預期加持下,臺積電1日聞風上漲1.53%,收1,325元。

據大摩最近對半導體供應鏈查訪,已預料AI ASIC與AI GPU強大成長動能都將延續至明年,並將明年底CoWoS每月產能由9萬片調升至10萬片。同時,輝達新一代Rubin晶片將採3奈米制程,網通晶片時程亦有提前跡象,臺積電3奈米制程供應吃緊,摩根士丹利認爲,臺積電3奈米制程報價明年可能至少要漲5%。

整體而言,摩根士丹利估計,臺積電美元計價營收今年將成長33%,全年毛利率爲58.5%。基於AI需求更佳、單位售價提升,匯率穩定對毛利率帶來助益,半導體關稅擔憂消退及臺積電擁有更強定價能力,大摩調高臺積電明、後年獲利預期。外資所做財務模型顯示,臺積電2025~2027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是61.6元、74.85元與96.62元。

不過,半導體領域第二大權值股、臺股第四大權值股聯發科,近況則相對令詹家鴻感到擔憂。

大摩日前降評聯發科時便提到,AI智慧機換機潮可能不如先前預期般快速,導致大陸5G智慧機系統級晶片(SoC)商品化疑慮。除一家美國同業祭出價格競爭,也注意到小米開始在其Redmi系列採用大陸本土供應商紫光展銳的低階5G晶片T8300,此款晶片採臺積電6奈米制程,規格與聯發科天璣6400相似,加深對聯發科5G SoC明年定價憂慮,也必須留意三年前的低階市場競爭會否重演。

至於市場關注的Meta ASIC專案,詹家鴻認爲,隨時間推進,考慮到博通具備強大技術能力,以及Marvell積極打價格戰,聯發科如今勝出機率已降至不足50%,先前預估爲五五波。

附帶一提,考量臺積電3奈米制程明年至少漲價5%,可能對聯發科形成另一股逆風,大摩因而下修聯發科2026、2027年的毛利率展望至45.8%與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