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外交沒顏色 和平是飯 225億美元救南韓經濟
赴國會發表首次施政演說 南韓總統李在明26日抵達國會,先與議員握手致意,隨後上臺發表施政演說(見圖)。(路透)
南韓總統李在明26日赴國會發表就任後的首次施政演說,聚焦當前南韓國內外情勢及南韓的國計民生,在外交和安全上則提出「外交不分顏色」,強調「實用外交」。
李在明表示,外交沒顏色,與進步派、保守派的意識形態和立場無關,是否符合國家利益應是唯一選擇的標準;應以國家利益爲中心的「實用外交」,明智因應包括貿易及供應鏈問題在內的國際秩序變化,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至關重要。
李在明表示,因去年12月南韓前總統尹錫悅的戒嚴、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甫停火的以伊衝突,以及南韓經濟成長率連4季爲0甚至負成長,中產階級的消費力正下降,因此,和平就是「飯」,就是經濟,和平帶來經濟成長;他將尋求形成和平帶來經濟成長,經濟再促進和平的良性循環。
李在明還喊出南韓股市(KOSPI)破5000點大關的目標,大規模投資人工智慧(AI)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儘快完成以再生能源爲中心的能源轉型來應對氣候變遷和RE100,並注重生物產業、製造業和文化產業。
韓股26日收盤小跌0.92%,收在3079.56點;RE100則是「氣候組織」與「碳揭露專案」共同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旨在推動全球企業自2020年至2050年達成100%用再生能源。
李在明說,已編列總額30.5兆韓元(約225億美元)的追加預算案,爲南韓經濟,尤其是內需市場注入活力,將向南韓民衆普發消費券,依所得水準不同,每人最少15萬韓元(約110美元)、最多52萬韓元(約383美元),共約13兆韓元,特別關注弱勢團體與人口流失地區。
爲了減免債務與擴大就業保障網,李在明政府將投入5兆韓元爲民生安定預算,原則上將減免5000萬韓元以下、拖欠7年以上的債務,給予113萬人債務更生的機會。
李在明呼籲,朝野兩大黨合作通過追加預算案,「在振興經濟和民生上,執政黨和在野黨不能分開」;前述國內外情勢引發的全球不確定性,使南韓正處於史上「最嚴峻」的時候,「有句老話講經濟講求時機,而現在時機已到」,政府必須出面,讓經濟再次活絡起來。
李在明認爲,在國家面臨經濟危機下,政府若堅持財政撙節,就是「不負責任的不作爲」,也是自我「否定政府存在的理由」。
李在明17分鐘的演說,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共鼓掌12次,在野黨的國民力量黨議員則沒鼓掌。有韓媒報導稱,在3日南韓總統大選前後,李在明已多次提到實用外交一詞,但具體的方向與方法仍不清楚。
日媒東洋經濟25日的專文提到,李在明的實用外交優先考慮經濟和利益,而非意識形態或歷史恩怨。例如他並未完全否定保守派前總統尹錫悅的親日路線,而是更傾向避免採取同屬進步派的前總統文在寅時期對日強硬路線,試圖尋求平衡。
該專文作者箱田哲也彙整李在明實用外交的3大原則,即務實合作:優先考慮經濟、安全與國際地位,而非被歷史問題或意識形態綁架;多邊平衡:在美日韓3方聯盟的基礎上,適度維持與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的關係;切割歷史問題:將歷史爭議(像二戰前的韓籍慰安婦及徵用工、獨島/竹島主權等爭議)和經濟、文化及安全合作分開,在其他領域保持合作。
李在明雖批評尹錫悅的對日政策爲「屈辱外交」,有損南韓尊嚴。但並未完全迴歸文在寅的路線,而是將歷史問題淡化,試圖和經濟、安全等領域分開處理。
南韓總統李在明(見圖)26日抵達國會,先與議員握手致意,隨後上臺發表施政演說。(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