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強調與美站一起同進退 但避免與中國對抗

南韓總統李在明(前)日前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重申美韓會站在一起,但南韓也不能因此疏遠中韓關係。圖爲8月白宮「川李會」時,美國總統川普(後)微笑看着李在明在訪賓簿上簽名。(歐新社)

美國時代雜誌18日刊出南韓總統李在明專訪,他表明「在新的全球秩序與以美國爲中心的供應鏈中,我們會和美國站在一起,但也要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避免與中國發生對抗」。

這是李在明自6月4日就任以來,首度接受西方國家媒體專訪。李在明說,南韓將與美國站在一起,但也需維護好中韓關係,否則將被推向兩大陣營對峙的前線,且首爾進一步鞏固美韓關係,有望爲區域的交流合作扮演橋樑角色,「我們的民主與市場經濟價值觀,植基於美韓同盟上」,作爲橋樑,也能避免大國競爭下的美中關係出現螺旋式惡化。

李在明指出,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已出現巨大變化,南韓不能重回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安美經中」傳統戰略。他強調,「由於我們在地理上鄰近中國,以及中韓間的歷史淵源、經濟及人文交流,我們無法完全斷絕與中國的連結。因此我們需妥善處理中韓關係,我相信西方對此也應理解」。

李在明6月上臺後,支持率一度下滑,但現已回升。時代雜誌說,原因之一就是他奉承美國總統川普和美韓關稅談判成功。

8月白宮「川李會」氣氛融洽,川普稱讚李在明「人非常好」,李在明在美韓貿易協議已同意的3500億美元之外,也當場宣佈加碼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包含韓航採購500億美元美國波音客機。

但川李會的背後,李在明面臨籌集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的棘手問題。這筆鉅額投資是否全是現金?誰將承擔投資出現的損失?他坦言,鑑於美方要求如此嚴苛,「要是我接受,就會遭彈劾。所以我請美方談判團隊提出更合理的替代方案」。

對兩韓關係,李在明提到,「若我們告訴北韓罷手,他們就會停止計劃嗎?我相信,若我們繼續施加目前的壓力,那北韓會繼續製造更多枚核彈」。因此他認爲,作爲分階段無核化路線圖的一環,南韓可考慮解除對北韓的制裁,以交換平壤凍結核飛彈計劃。他支持藉由談判方式,部分放寬或解除制裁,以交換三階段進程,即暫停、裁減和最終的無核化。

另一方面,南韓統一部長鄭東泳18日表示,對平壤將兩韓關係的框架定調爲「敵對兩國」,首爾將尋求轉變爲「和平兩國」,並以和平兩國作爲兩韓邁向終極統一道路上的一個過渡階段。

鄭東泳18日在首爾由南韓外交部主辦的「全球韓國論壇」說,北韓雖反應冷淡,但南韓仍會持續追求兩韓和解,且對話是減少雙方敵意的最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