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預算中心:ROA、ROE多低於同業平均…公股銀應強化獲利能力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公股銀行的ROA及ROE多低於同業平均。建議應在兼顧風險控管下,持續強化獲利能力以提升競爭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股銀與國銀平均ROA及ROE概況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指出,從2021年至2025年6月這段時間,公股銀行的ROA(資產報酬率)及ROE(權益報酬率)多低於同業平均、權益、資產總額相當的四家民營銀行;若與權益及資產總額相當的四家民銀相比,多數公股銀行的ROA及ROE亦相對較低。建議公股銀行應在兼顧風險控管下,持續強化獲利能力以提升競爭力。
根據預算中心最新評估報告,公股銀行的ROA及ROE,除多低於同業平均水準外,亦低於權益及資產總額相當的四家民營銀行,另部分公股銀行實際繳庫數存有未達預算數7成,或2026年預計繳庫數較2025年減少等情形。
資料顯示,公股銀行於2021年至今年6月間的ROA及ROE與同業平均水準相比,ROA部分,除一銀於2021年高於國銀平均數0.01個百分點及兆豐銀自2022年起高於同業平均水準外,其餘公股銀行在這段期間內的ROA皆較同業平均數額爲低。以今年6月底而言,國銀平均數,ROA爲0.41%,ROE爲5.7%。
至於ROE,一銀在這段時間,以及華銀、臺企銀自2022年起,皆高於國銀平均數,合庫、兆豐銀於部分年度雖較同業平均水準爲高,但至今年6月,仍分別低於國銀平均數0.93及0.42個百分點,臺銀、土銀及彰銀在這段期間內的ROE皆低於同業平均數。
對此,財政部國庫署迴應,主要是因公股銀行肩負增裕庫收、配合政府政策及穩定國內金融市場等任務,纔會導致獲利能力財務指標不如民營銀行。
另外,截至今年6月底止,淨值及資產總額皆排名前十名的國銀中,有六家爲公股銀行,四家爲民營銀行。銀行局公佈資料顯示,以資產總額而言,排名前十大依序爲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第一銀行、臺北富邦銀行、華南銀行、兆豐銀行、玉山銀行、土地銀行。
若就這四家民營銀行於2021年至今年6月的ROA及ROE分析,僅玉山銀行在2022年及2023年的ROA,分別低於國銀平均數0.07個百分點及0.03個百分點,其餘各家民營銀行各年度的ROA及ROE皆較同業平均水準爲高,且高於多數公股銀行。
預算中心報告建議,近年國際政經情勢持續動盪,應在兼顧風險控管下,持續強化獲利能力,以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