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審公立學校教職員退撫修法 朝野意見分歧全案留送協商
▲立院司法法制、教文委員會聯席會議併案審查「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部分條文。(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立院司法法制、教文委員會聯席會議今(6日)併案審查「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相較於昨日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今日朝野氣氛並未過於火爆,但最雙方仍未達共識,在召委翁曉玲裁示下,全數保留送交朝野黨團協商。
針對這次修法,國民黨立委提案共有12個版本、5條條文。修法重點包括,修正退休所得替代率自民國113年1月1日起不再調降或終止適用,或於114年後不再調降,以及審定退休所得隨在職人員調薪重新計算或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成長率調整。
會議發言階段,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表示,目前撥補給勞保1048萬人共約新臺幣5170億元,而撥補給公保58萬人則高達5800億元,人數相差20倍,顯示過去對公教人員的照顧已相當足夠,持續年改,才能確保現在工作的人未來都被國家好好照顧,堅持改革是爲了支持制度不會垮。
綠委吳思瑤也說,當初年改設置最低保障金額38130元,目的是爲了維持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所需,而非像在野黨立委所說「拿去繳房貸」,負責任的執政者要打造的退休制度,必須是人人都領得到、可以照顧更多人,也要讓基金能持續更久,切莫讓鐵飯碗變成破飯碗,如果未來退休金領不到,就是重退職、輕現職。
藍委王鴻薇強調,此次修法是「停砍」、而非「恢復」過去制度,是將調降所得替代率停止在2024年或2025年。停砍年金確實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但提案所需要多撥補金額爲4460億元,分20年撥補,平均一年約223億元。與短短五年內臺電虧損高達4500億元相比,這筆金額未達拖垮全民財政的程度。
條文逐條審查完畢後,朝野立委及官員對所有條文均無法達成共識。翁曉玲裁示,議程討論事項各條保留,全案審竣,須交由朝野協商、送院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