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通過實施條例 還假於民 國定假日增五天
連假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時期砍七天假,藍白力推「還假於民」,立法院會昨(9)日上演表決大戰,最終三讀通過國民黨、民衆黨「4+1」版本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增加五天的全國放假日或國定假日,今年下半年的教師節起就能新增放假小確幸。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三讀通過,將勞動節改爲全民放假;國定假日新增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四天。
新增國定假日與各界看法
現行春節從除夕起共四天假期,修法後小年夜將放假一天,如果再加上週六、週日,明年起的春節假期將是七天連假起跳,最多可有十天。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立院三讀過關後,行政院長卓榮泰透過中央社專訪指出,對此次放假日調整感到遺憾,但他沒有反對增加假日,像是勞動節和春節就絕對可以討論,不過外界一方面說要支持產業,卻又大幅度增加假日,讓他高度懷疑是否詢問過產業意見,恐成立法上比較大的疏漏。
至於後續是否提出覆議,行政院方面則說,人事總處及內政部都已有迴應,目前沒有進一步後續說法。
人事行政總處表示,將依照三讀條文重新修定公告下半年度辦公日曆表,納入新增的教師節、光復節及行憲紀念日等三天假。換句話說,今年的教師節、光復節有望補假。至於2026年辦公日曆表,人事行政總處說,明年農曆初四適逢週五,如何調整放假將再蒐集各界意見,於明年辦公日曆表覈定後公告周知。
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僅屬行政命令層級,經民衆黨、國民黨與無黨籍立委提案,「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提升爲法律位階,3月底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但朝野協商未達共識,逕送立法院會表決。昨日在國民黨團、民衆黨團以人數優勢下,經表決三讀通過。
三讀條文也明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的實施日期自總統公佈日施行。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新增國定假日可上路實施。
全國放假日增加,勞團發佈新聞稿表示,臺灣在1984年實施勞基法,工時制度歷經每週只休星期天,到2000年雙週84工時,再到2016年的單週40工時,但事實上,臺灣勞工就是累,累到在全世界,臺灣工時都排名第六,亞洲第二。勞團強調,臺灣勞工長年面臨全球排名前段的高工時與過勞問題,政府應正視工時過長的結構問題。
過去勞動節公教團體不能放假、教師節教師卻不能休假,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理事長林碩傑表示,這種被差別待遇、「尊榮感」被剝奪的高牆終於被推倒了,將可照顧教育界的基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