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放假4+1「聖誕節也有」 立院三讀通過《紀念日條例》
立法院長韓國瑜(右)9日敲槌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 (鄧博仁攝)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國民黨立委於會場中高喊「大成功」口號。 (鄧博仁攝)
全民一年放假日增加4+1天,國定假日新法三讀通過。(張睿廷攝)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國定假日將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勞動節從勞工放假改爲全國放假。法案內容也要求總統公佈後立即實施,最快9月28日教師節就是第一個放假的節日。另外,未來年假最少7天,最多可達10天。
國民黨團提出的紀念日新法並無影響原有國定假日,包括元旦、和平紀念日、除夕、初一、初二、初三、兒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日依然放假。民進黨團認爲討論不夠充分,反對藍營倉促修法,不過法案在藍白合作下,順利三讀通過。
這次新增的節日包括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小年夜,並將5月1日勞動節改爲全國放假,也就是多數民衆可以無條件獲得「4+1」的假日。另外,原住民族歲時祭從1天增加至3天。新法規定總統府公佈後,應立即實施。
三讀條文將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增訂3月21日民族平等紀念日、4月7日言論自由日、6月16日原住民族抵抗日、8月1日原住民族日、8月15日終戰紀念日、8月23日八二三紀念日、9月21日國家防災日、10月25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
至於節日部分則增訂,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農曆9月9日重陽節、小年夜、1月19日消防節、立春日農民節、3月30日國際醫師節、農曆4月8日佛陀誕辰日、5月12日國際護理師節、5月第2個星期日母親節、6月5日環境日、6月8日國家海洋日、6月15日警察節、7月1日漁民節、8月8日父親節、8月第4個星期日祖父母節、9月9日國民體育日、11月8日海巡節、12月3日身心障礙者日、12月10日人權日、12月18日移民日。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指出,代表國民黨團發言時指出,國定假日法制化是勞動團體在街頭爭取了8年的重大勞工議題,這8年來臺灣的經濟仰賴勞工的血汗犧牲來成長,但政府也虧欠了勞工應有的休息時間,過去幾年政府聲稱經濟最好,卻從不增加假日、減少工時。
牛煦庭提到,本次修法增加的國定假日不只可以給予勞工更多的休息時間,降低工時、減緩血汗,有更多的時間能夠陪伴家人,想要有更多收入的勞工也能因此獲得雙倍工資。對勞工而言,只贏不輸。
國民黨立委張智倫也在發言時表示,透過立法明確訂定國定假日,是對高工時社會現況的迴應,更有助於提升民衆的生活品質與家庭陪伴時間,展現國家對勞動價值的尊重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