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最拿手的賽道翻車了

i8 賣不動,理想認錯了。

8 月 1 日理想高管@老湯哥Tango 還信心滿滿地在社交平臺上說,要再復現一次理想 i8 和乘龍中型貨車的對撞測試。而在 5 天之後,理想汽車就和中國汽研、東風柳汽一同發佈了聯合聲明,"庭外和解"了。

不過相比碰撞測試的這個"飯前甜點",大家吃瓜最爽的還是理想 i8 的"光速滑跪"。

7 月 29 日正式發佈後僅僅過了一週,理想就宣佈理想 i8 更改車型配置,之前的 Pro、Max 和 Ultra 三個版本全部砍掉,現在只保留一個定價 33.98 萬元的"單一定製化版本"。

這個車型以 Max 版爲基礎,全系標配了97.8度三元鋰5C超充電池、雙腔魔毯空氣懸架和雙電機四驅、AD Max高階輔助駕駛。

理想的"核心競爭力":冰箱彩電大沙發方面,之前被網友噴得厲害的只有頂配標配的大電視改爲了選配,那個只有中高配有的冰箱,則改成了全系標配。

在最拿手的賽道,理想居然翻車了。

上市發佈之後立馬改車型配置的之前也發生過,但速度像理想那麼快,才一週就"重新發布"的車圈罕見。

暴跌的股價、慘淡的銷量,現實給了李想當頭一棒。

而現在爲了提振銷量、挽回口碑,比起還是需要選裝的大電視,全系標配的冰箱是理想向現實的妥協,它就像理想 i8 的生命線,牢牢地和車子綁定在一起。

爲什麼車載冰箱,在新能源車裡那麼重要?

小冰箱大學問

我們先來看看車載冰箱是怎麼火起來的。

1988年日產Cima首次量產標配了內置扶手箱冰箱,標誌着真正意義上的車載冰箱走進量產車,這一晃已經過去了接近40年。

這 40 年時間裡,車載冰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豪華車、頂級豪車的專屬,是留給超級大老闆、有錢人在車上冰香檳用的。

但2022年理想L9在這個價位的車型裡首次配備了車載冰箱,再搭配大沙發和大彩電的組合拳,打開了家用車"冰箱彩電大沙發"體驗的新世界大門。

而依靠着"冰箱彩電大沙發"戰略,理想可謂是大獲成功。它不僅是首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而且自 2019 年推出理想 ONE 以來,短短六年時間裡理想已經累計賣出了超過 136 萬輛汽車,這個成績就算不加"新能源車企""造車新勢力"等定語,也足以傲視羣雄。

而車載冰箱作爲理想賣爆的"秘技"之一,被各家瘋狂效仿。不僅那些打着那理想同樣"移動的家"賣點的車型,連一些和家用不怎麼沾邊的運動型轎車也紛紛配備了。

但"有"不代表"好"。

有的車冰箱製冷超級快,製冷的溫度低,甚至可以冰一下冰棍;但有的車製冷效果就比較娛樂向了,不僅凍出來的飲料只有微涼,而且效果賊慢。短途出行都該下車了,"冰可樂"還是常溫的。

這樣的區別,是由車載冰箱的不同製冷原理導致的。

目前主流的車載冰箱主要分爲"壓縮機制冷"和"半導體制冷"兩種類型。壓縮機制冷冰箱採用與傳統家用冰箱相同的「蒸汽壓縮循環系統」,通過製冷劑相變實現熱量轉移來製冷。

因爲具體的製冷過程比較硬核,這裡就不展開了。簡而言之,這種類型的冰箱會有壓縮、冷凝、節流和蒸發的完整製冷流程,你完全可以把它看做是從家用冰箱上搬過來的製冷系統。

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壓縮機車載冰箱的製冷效果也是最貼近家用冰箱的。不僅大多數車型的車載冰箱能實現0℃ 的冷凍效果,在一些搭載了大型壓縮機的汽車上甚至能實現-18℃的低溫,連冷藏藥品和生鮮都不在話下。

不過這種冰箱也有明顯的缺點。

因爲需要預留放置壓縮機的空間,壓縮機冰箱對汽車空間設計的要求很高。爲了避免冰箱和它的部件侵佔乘用空間,我們可以見到過去有不少車型的冰箱都只能放在後排扶手箱或者車尾廂裡,用起來不算方便。

再加上更多零部件帶來的成本上升,一些不想丟掉"我們車子裡有冰箱"賣點的汽車品牌,則會選擇一種"妥協"的處理手段:

使用"半導體冰箱"。

這種冰箱的製冷主要基於帕爾帖效應(Peltier Effect),通過直流電驅動半導體芯片來實現熱電轉換。

製冷原理也非常簡單,當電流通過時,半導體芯片一端吸熱(冷端)、另一端放熱(熱端),這時將冷端緊貼冰箱內壁,就能讓冰箱有冷凍效果了。至於一端的熱量,一般會通過散熱風扇排出去。

在我們生活中使用帕爾貼效應制冷的產品非常常見。有些宣稱可以製冷的"水杯",和我們常見的手機磁吸散熱器,都是和半導體冰箱同類型的產品。

由於去掉了大塊頭的壓縮機,半導體冰箱帶來的兩個顯著好處是體積更小和成本下降。

體積小了,半導體冰箱就能更靈活地放在車上的各種地方,比如中央扶手箱下部;成本低了,是臺車子都能說自己"有冰箱",輕鬆增加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賣點。

但在製冷效果上相比壓縮機冰箱,半導體冰箱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它不僅最低只能實現5℃的製冷,大部分情況下實際製冷效果只能比環境溫度低15℃左右,也就是說想要實現 5℃ 的低溫,得保證環境溫度在 20℃ 左右;而且製冷起效的等待時間十分長,根據壞的情況下,比如天氣太熱,可能得 20 分鐘才能見效。

所以,從實際體驗出發,製冷溫度更低、速度更快的壓縮機冰箱纔是真正對消費者有價值的冰箱。對那些打着"冰箱彩電大沙發"賣點的車型來說,按道理也應該標配壓縮機冰箱。

冰箱大斗法

冰箱之間的差異那麼大,各家頭部車企會如何選擇?

先是"冰箱彩電大沙發"概念的開創者理想,在冰箱的使用上堪稱標杆級別的。

自從 2022 年理想 L9 配備冷暖冰箱開始,後續的所有車型都使用了壓縮機冰箱,製冷效果方面基本沒有掉過鏈子。

而之前的理想 i8 雖然因爲沒有全系標配冰箱引發了不少爭議,但自從改配之後,全部車型都擁有了這款 8.8 升、支持 0-7 ℃ 冷藏,並帶電動開啓的冰箱,在冰箱體驗上和之前 L 系列的中高配保持一致。

這點對帶孩家庭來說非常重要。在天氣熱的時候一家人外出,能夠將普通可樂變成冰可樂、將普通礦泉水變成冰水,甚至讓小朋友吃上冰棍,配合後排的電視,是穩住小孩子們的好辦法。

可以說理想的車子被稱爲"奶爸車",精髓就在冰箱上。

但對一部分車企來說,"有"冰箱,比"好用"更重要。

小米 SU7 是少有的一款主打速度、運動、轎跑屬性但又配備冰箱的車型。不過從小米冰箱最低 5℃ 冷凍的參數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半導體冰箱;甚至在後續的小米 YU7 上,一款主打家庭使用的 SUV,使用的也同樣是半導體冰箱,自然在使用體驗上和壓縮機冰箱還是有明顯差距。

就算不用提車,YU7 車主也能通過網上一些小米SU7博主的實際體驗尋找蛛絲馬跡。

一些網友在分享小米SU7 的冰箱使用體驗是提到,它"如果保持一直常開,車裡會特別熱"、"車開到目的地了,冰箱還沒製冷"等等,可見半導體冰箱在實際使用中除了製冷溫度不夠低外,速度慢、容易發熱等問題也困擾着車主們。

在看了理想的"穩定發揮"、小米的"無厘頭"後,在車載冰箱賽道上又迎來一個"後期之秀",樂道 L90,將車載冰箱捲入新階段。

可以說,理想上的冰箱有的它都有了:大容量、壓縮機、最低 0 ℃ 製冷,還有電動開合;在理想i8 沒有改配全系標配冰箱之前,它就實現了全系標配冰箱。

而且它還有一個超越理想的細節:冰箱的"拆洗模式"。

汽車博主@電動兄弟羽毛哥 探店時店員給他介紹了冰箱的拆洗模式,僅需一分鐘就能將冰箱拆出來清潔。

這個功能精準命中了家庭用戶的生活化場景,特別是一些小朋友不小心把可樂、果汁撒在冰箱裡,或者沒有把瓶蓋弄好就將飲料放回去,這些被弄髒的冰箱不再需要大費周章開到 4S 店由工作人員拆裝清洗,自己花一分鐘就能搞定了。

可以看到,從小米冰箱的"至少得有",到理想冰箱的"穩定發揮",再到樂道 L90冰箱的"出奇制勝",在車載冰箱這個賽道上競爭是越發激烈。

新勢力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由"面"轉向"線",甚至是"點",圍繞細分功能的無限拓展卷到了極致。

競爭新階段

李想或許誤判了新能源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

"冰箱彩電大沙發"或許是理想能有今天的主要原因,但它從來都不是理想的核心競爭力。

因爲它的護城河實在太低了。

除了理想 i8 的"滑鐵盧",市場面上的消息也對理想非常不利。剛過去的七月,理想汽車只交付30,731 輛,同比下滑約 40%,環比下滑約 15.43%;在榜單中交付量跌出新能源汽車新勢力前三名,位居第四。

在增程領域強手如林、接近天花板之際,理想再次發現自己的"冰箱彩電大沙發"戰略是一條誰都能學過去的道路。當市場上同質化的玩家越來越多,內卷無法避免,最終的結果便是如果車載冰箱不標配,就會落後於市場。

不進則退。

而樂道 L90 的成功,或許會給理想更直接的衝擊。這款傾注了蔚來全部心血、揹負着奮命一搏重任的車型,可以說是在這個價格段能給的都儘量給了。

在配置堆滿的同時,蔚來還發了瘋似的摳產品細節,連一個冰箱都要做出比友商更多的功能來...

新勢力車企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人無我有"的競爭,而是進入到"人有我優"的新階段。

中國新勢力汽車競爭的下半場,將會是一場各家明牌的肉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