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八年 江蘇首輪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出爐
原題:歷時八年 江蘇首輪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出爐
8月28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全省首輪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
2017年起,江蘇在全國率先啓動以縣域爲單元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歷時8年多時間完成了全省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調查發現物種數更新至9266種。其中,陸生維管植物2913種、陸生脊椎動物523種、陸生昆蟲3216種、淡水水生生物2614種。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尹榮堯說:“調查期間相繼發現近30種江蘇新紀錄物種,如蘇州吳中區發現了毛脈槭,南京市玄武區發現蕈步甲。越來越多的野生動植物選擇在江蘇安家落戶、繁衍生息,標誌着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物種棲息生境不斷恢復。”
除了多地調查記錄不斷刷新,珍稀瀕危物種數量也在增長。截至目前,全省調查記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79種、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受威脅物種141種。分佈範圍持續擴大,如“昆蟲界國寶”中華虎鳳蝶從2018年在南京僅調查到幾十只的瀕危狀態,如今已在南京、鎮江新增多個分佈點;“鳥中國寶”東方白鸛從揚州、宿遷、鹽城等局部區域擴展至全省13個設區市;“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的活動範圍拓展至整個長江江蘇段。
記者│鄭偉 俞銘義
來源:荔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