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增生態恢復岸線10.63千米 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原題:潮間帶重獲新生 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我省新增生態恢復岸線10.63千米
爲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我省以海岸線保護修復爲抓手,通過系統管理、統籌修復等手段提升生態功能。近日,經專家評審,我省新增生態恢復岸線約10.63千米,爲落實“十四五”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奠定基礎。
我省建立“省級統籌—市級督導—縣區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出臺《關於規範大陸自然岸線動態管理的通知》,從落實佔補平衡管理、建立動態進出機制、規範佔用審批程序、加強監督管理等方面加強對大陸自然岸線的保護,嚴格限制佔用自然岸線項目審批;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沿海市縣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考覈指標,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依託海岸線修測成果,我省逐岸段開展潛力篩查,梳理“一地一策”修復清單,統籌各級財政資金並爭取項目支持,通過退圍還溼、植被種植、互花米草清除等工程,修復破損岸線,營造鳥類棲息環境。經權威機構專家現場踏勘評議,達標岸線納入全省自然岸線數據庫管理。
爲實現從“靜態保護”邁向“動態管理”,我省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每季度動態監測,精準感知岸線變化,及時發現並制止違法佔用、破壞自然岸線的活動。
隨着生態修復工程圓滿竣工,潮間帶重獲新生,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岸線生態恢復不僅爲沿海生物築牢了生態屏障,更讓市民得以親近海洋、漫步灘塗,觀鳥賞景,盡享自然饋贈。(丁蔚文)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