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古城區文化街道綜治中心深化基層治理 爲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推進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的進程中,麗江市古城區文化街道綜治中心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與水平,有效化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類風險隱患,爲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創新模式,構建多元治理格局。文化街道作爲古城區工業企業聚集區,交通要道貫穿其中,在建項目衆多,矛盾糾紛和綜治維穩風險長期存在。原有的社區綜治中心屬地管理以及部分企業設置綜治辦的模式,已難以滿足治理需求。面對這一困境,文化街道綜治中心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依託“文化紅”黨建聯盟,創新推出“1+1+5”聯創綜治模式,即一個“文化紅”黨建聯盟加一個企業綜治工作站,再下設5個綜治工作分站。根據轄區企業類型、規模和分佈特點,對18家企業、5個在建項目以及35家涉旅企業進行分類管理,成立了支部企業、非煤礦山企業、一般企業、在建項目、涉旅企業這5個綜治工作分站,同時劃分21個企業網格,實現了綜治實體化規範化建設的全面覆蓋,構建起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完善職能,築牢企業安全防線。綜治中心作爲整合社會治安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關鍵平臺,肩負着安全管理與監督、法律法規宣傳、信息採集上報等9項重要職責。在人員配置上,街道分管副書記擔任中心主任,黨建分管領導、派出所所長、司法所所長等出任副主任,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日常事務,街道相關科室專業人員爲兼職力量,同時設立輪值站長。綜治工作分站實行站長輪值制度,配備綜治聯絡員,並建立街道綜治中心、綜合執法隊和黨建指導員掛鉤聯繫制度,確保各項工作組織有力、實施有效。網格員則活躍在企業網格一線,定期走訪巡查,排查收集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協助調解糾紛,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企業”,爲企業創造安全穩定的生產經營環境。
健全機制,高效化解風險隱患。爲確保綜治工作高效運行,文化街道綜治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運行機制。在情報研判預警方面,綜治工作組由輪值組長召集,原則上每兩月召開一次綜治研判會議,企業綜治工作分站也同步進行,針對安全生產、電信網絡詐騙、矛盾糾紛、農民工欠薪等突出問題深入分析研判,提前預警風險。矛盾排查化解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對所有矛盾及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責任企業、責任人與化解時限。不同層級的人員各司其職,企業負責人負責日常一般矛盾糾紛化解,綜治工作分站工作人員督導化解工作並上報糾紛,具體組織化解並上報化解結果,形成高效的矛盾化解機制。同時,實施風險分級管控,根據糾紛規模、安全隱患程度、網絡輿情影響等因素,將風險劃分爲低、中、高三個等級(分別以綠、黃、紅標識),針對性制定應對策略,確保風險可控。
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與紮實工作,文化街道綜治中心在服務企業、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成效顯著。下一步,文化街道綜治中心將持續深化規範化建設,不斷優化服務模式,爲企業發展提供更堅實的保障,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邁向更高水平。
記者 姜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