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國壽接軌新制再談併購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圖/本報資料照片

李長庚談話重點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4日表示,國泰金現在的架構,三分之二集中在國泰人壽上,而國壽明年面對兩大國際制度接軌,過去幾年,國泰金用各種方式,幫國壽增資了上千億元,對外併購的態度轉爲審慎,「我把需要大錢的事往後移」,在確定旗艦子公司國泰人壽順利過渡後,纔會再審慎評估併購的可能性。

李長庚24日出席在高雄舉辦的「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對市場傳出玉山金控砸重金娶回三商美邦人壽,李長庚受訪時簡短迴應「祝福」二字。至於國泰金近年較少揮動併購,李長庚坦言,外資法人很常問他這一題,近年國泰金在併購上確實比較審慎,主因是旗艦子公司國壽,明年面臨兩大國際新制接軌,要等順利完成過渡後,纔會評估併購機會。

至於國壽明年順利接軌後,可能尋求那一類的併購標的,李長庚迴應,國泰金積極建立第三獲利引擎「資產管理平臺」,不會只侷限在國泰投信,未來在亞洲,或其他新市場有併購機會,都會進行考量。

李長庚說,國泰金要成立資產管理平臺,第一步是把國泰人壽的資金、人才和國泰投信整合,但若只是單純的把錢投進國泰投信,那是「頭殼壞掉」的行爲,因爲會增加很多費用與稅負,所以,一定還要引入更多國內外資金,未來也會持續思考「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強化」,特別是政府已經下了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爲此還鬆綁許多法規,國泰金也會積極推動、把「第三獲利引擎」建立起來。

對於行政院宣佈普發現金1萬元,對第四季的經濟與股市是否有提振效果,李長庚表示,臺灣有2,300萬人,大家都有不同想法,有些會拿去投資、消費或出國旅遊,不過他相信,普發現金對消費、GDP一定會有幫助,只是幫助有多大,目前不得而知。

國泰金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共同舉辦「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即日起連續三日於高雄駁二特區蓬萊倉庫展出。今年展區聚焦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展示國泰透過自然基礎解方守護大地、海洋、生態行動實例,更舉辦三場「國泰永續沙龍」與民衆對話,並分享與自然共好的永續行動,同時設置多項沉浸式互動體驗,讓永續概念更貼近民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