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足保臺 美國戰略報告印證

(圖/第3海軍陸戰隊濱海團網站)

美國國防部外圍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近日公開美國戰略部署報告,說明美國從全球戰略態勢整體分析評估,當前歐亞及中東等地區諸多衝突糾結下,導致不同趨勢發展,因而重新調整全球戰略方針及部署重點,以爲維護美國仍保有霸權戰略地位。

歐洲方面,加重歐洲國家國土防衛責任區的規畫,美軍將撤離3個摩步旅、1個航特旅、1個軍級指揮機構及多元重裝特遣隊,海空軍則統刪50%兵力,同時削減相對應的後勤補給等支應。

中東地區,以消滅潛在恐怖主義、杜絕戰爭再重演爲目標,撤離敘利亞、伊拉克、科威特及約旦部分駐軍,將原協防以色列空防的薩德及愛國者飛彈營,轉爲專責執行攔截反制伊朗作戰。

印太地區,修正原戰略規畫過於攻勢導向,以致可能因近接中國而增加衝突機率,調整美軍後撤,加重菲律賓、臺灣、日本、韓國等國家承擔自身安全責任;其中以印太地區完全欠缺「海上戰區防禦能力」爲當前補強重點任務。報告也明確表達,臺灣應善加再強化「刺蝟」戰略,海上佈雷、反艦導彈及近接防空戰力等戰術硬實力。

報告雖着重在情勢分析與戰略部署重新檢討,但不難看出美國寄望的重點在於,第一,加重各洲責任區的下授,減輕美國長期負擔。第二,平衡各洲主導地位,降低戰爭衝突風險。第三,強化各國自主防衛,形成區域防禦系統優勢。第四,撤離部分地區美國駐軍,藉集中與節約原則,消弭美軍兵力不足的隱憂。第五,藉重層系統戰略新規畫,提升美國戰略優勢與超然高度,也防杜不必要的近接紛爭與過多的世界警察無謂責任。

報告花了66個節次、10餘萬字長篇大論,詳述如何確保美軍戰略優勢以爲爭取最大國家利益爲前提,實施時機是重中之重,也強調美國戰略調整無需與相對應責任國協商溝通,也無需等待各國耗時準備好才執行戰略調整,但各國則應主動配合或公開說明能否達成「多少範圍調整」。這份報告有若公諸全球「大家自己看着辦」!

這份戰略部署報告是由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上任後主導完成,其中主調與之前川普、副總統範斯不約而同強調的,美軍未來任務的執行將放在「捍衛國土,全軍破敵」的單純目標上、未來美國「不再投入不明確的軍事任務」,可謂不謀而合。再次印證長期以來美國朝野不斷質疑「力不足保臺」、「是否保臺」等敏感話題,「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應是此議題較好的註解。(作者爲前國安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