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再奪2命 其中90多歲女性合併感染新冠死亡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佈上週類鼻疽新增5例本土病例,居住於高雄市3例及屏東縣2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1至23日,及鉤端螺旋體病上週新增3例本土病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1至21日。記者翁唯真/攝影
颱風過境清理污泥容易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衛福部疾管署公佈上週類鼻疽新增5例本土病例,並新增2名死亡,分別爲南部70多歲男性與90多歲女性,均於8月中旬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皆無污水、污泥接觸史,其中90多歲女性同時染上新冠病毒及類鼻疽,發病2周後死亡。
上週類鼻疽新增5例本土病例,居住於高雄市3例及屏東縣2例,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爲8月1至23日。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患者皆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多因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喘等症狀就醫,經疫情調查發現,有2名個案因工作有污水污泥接觸史,5名個案均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皆無疑似症狀。
另外,上週新增二名類鼻疽死亡案例,均爲上週已公佈個案,分別爲南部70多歲男性與90多歲女性,其中7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病史,8月中旬發燒,呼吸困難及全身無力,急診發現肺部右側疑似肺炎,住進加護病房後,給予抗生素治療,因肺炎跟腎功能惡化,8月下旬不幸過世,主要死因是肺炎合併、呼吸衰竭。
林詠青說,另一名90多歲女性有癌症、高血壓病史,一開始咳嗽,呼吸困難,白血球發炎指數都有增加,新冠病毒檢測爲陽性,一開始診斷爲新冠肺炎,收治住院後給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來在血液培養檢出類鼻疽,治療後病況不幸持續惡化,8月底死亡,發病到死亡約2周多。2名個案皆無皆無污水污泥接觸史。
疾管署表示,鉤端螺旋體上週新增3例本土病例,北部2例及中部1例,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上旬至下旬。8月下旬發病個案尚在疫調中;另2名個案因發燒、腹瀉等症狀就醫,於潛伏期間皆無國外旅遊史,均有高風險環境或污水污泥接觸史,治療後已出院,同住及職場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相關衛生教育。
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累計5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7例死亡,爲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24年81例及2005年62例,感染的主要年齡層爲65歲以上33例、50至64歲16例;高雄市41例最多,其次臺中市7例、臺南市3例、屏東縣3例、宜蘭縣1例。
今年累計37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主要年齡層以50至64歲15例、25至49歲10例及65歲以上10例,分佈於13個縣市,以新北市及臺中市各7例爲多,其次爲高雄市6例及臺南市5例,其餘9個縣市介於1至3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