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鄭說匯︱美國經濟“滯脹”預期強化,美元先抑後揚
本週,儘管美聯儲會議釋放出的信號偏鴿,但美元指數卻呈現回升態勢。美元指數上漲主要歸因於兩大因素:其一,市場對“關稅戰推升通脹”的擔憂愈發強烈,這種擔憂已遠超對經濟增長的憂慮,致使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有所減弱;其二,歐元因新公佈的2月物價數據低於預期而出現下跌。
在本週前半段,即週一和週二,美元連續兩日小幅下跌,隨後在週三至週五連續三天小幅上漲。最終,美元指數本週累計小幅上漲0.42%,收於104.17點。
美元在週一和週二的下跌,與前一週末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一番言論密切相關。3月16日,貝森特指出,美國股市的走勢是健康的,美國需要擺脫大規模的政府支出。不過,他也坦言,“無法保證”經濟不會衰退。總體而言,貝森特的上述言論加劇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預期,進而增強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所以美元在週一和週二連續兩天下跌。
美元后三天的上漲則與美聯儲利率會議有關。週三下午,美聯儲結束利率會議,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利率點陣圖顯示,美聯儲預計在年內餘下時間將降息兩次。此外,美聯儲下調了對經濟增長的預測,並上調了通脹預期,這實際上等同於調升了“滯脹”風險。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承認,很難評估關稅對通脹的影響。但他又自相矛盾地表示,或許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是“暫時的”。從常理推斷,此次美聯儲利率會議略微偏鴿。然而,市場並不認同鮑威爾“關稅導致的通脹只是暫時的”這一說法,進而懷疑通脹走高會嚴重阻礙美聯儲降息,這也成爲美元連漲三天的原因。
除了上述因素,本週後三天歐元的回落對美元指數也形成了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