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團重申「最低工資應漲3%」 盼達月薪29,734元、時薪198元
勞動部今天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邀請勞、資、政、學四方委員共同審議。全國產業總工會與多個勞團上午到勞動部,表達最低工資調漲幅度應合理反映物價上漲與經濟成長成果,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中)出席。記者林伯東/攝影
2025年最低工資審議會議26日上午舉行,勞團於開議前舉行記者會,重申今年軍公教薪資平均調幅達3%,最低工資至少也應調漲3%以上;若依4%的幅度調整,月薪需達29,734 元、時薪198元才符合邊際勞工基本生活所需。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理事長鍾馥吉、臺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邱奕淦等人,在最低工資審議會前,與各大企業工會團體一同舉行記者會提出訴求。
全產總表示,《最低工資法》上路一年,便遇上美國對等關稅的考驗,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表示「應該重新檢視最低工資計算方式」,但全產總認爲「最低工資調漲幅度應合理反映物價上漲與經濟成長成果,讓勞工共享社會發展的果實」,並嚴正反駁以「美國關稅」爲由,試圖壓低調幅的說法。
全產總指出,近年來,最低工資審議會已逐漸建立共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必須足額反映,經濟成長率(GDP)則應勞資共享。根據主計總處公佈,明年CPI約爲1.76%,GDP預估約爲4.45%,合計合理調幅應接近4%。
全產總提到,有學者推估,若依4%的幅度調整,月薪需增加1,144元達到29,734元,時薪198元,才符合邊際勞工基本生活所需。然而,部分僱主團體以「美國關稅」爲由,主張應縮小調幅。
對此,戴國榮表示,關稅與當年的COVID-19疫情一樣,僅屬「變數」,但影響範圍並非全體產業,而僅限於輸美的製造業。與疫情影響全體國人相比,關稅的衝擊程度有限,若要主張不調漲或少調漲,請僱主團體提出具體數據,證明衝擊的範圍與程度,而非僅憑空泛訴求。
全產總強調,最低工資本來就沒有固定公式,審議會的精神在於勞資各自提出論述,透過合理權重調整才能得出平衡結果。他們呼籲,政府應堅守過去幾年的審議共識,不應因暫時性關稅因素而倒退,否則將陷入「漫天喊價、各自表述」的困境,讓審議會失去公信力。
戴國榮強調,今年軍公教薪資平均調幅達3%,最低工資至少也應調漲3%以上;若要落實前總統蔡英文所提「基本工資3萬元」的目標,調幅更需達4.93%以上。他認爲,任何藉口壓低調幅的作法,都是對勞工生活權益的忽視與剝奪。
延伸閱讀
全總赴日取經「春鬥」 呼籲最低工資調升至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