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坊化身“編外警察” 織密田字網格守護安寧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五泉派出所“羣防+智治”破解治理難題
在蘭州市城關區,有這樣一片具有鮮明特色的轄區:一條鐵路線橫貫東西,將這裡物理切割成“半城半農”的“一域兩重天”——一邊是繁華的核心功能區,一邊是傳統的治安複雜區。如何用有限的警力,守護好這6萬餘名居民、4000餘家單位的安全?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五泉派出所,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給出了溫暖有力的答案。
街坊化身“泉心義警”:
204名義警織密田字網格
夜幕落下,閔家橋夜市的小攤也熱鬧起來。燒烤攤主老馬剛給客人上完菜,突然發現隔壁桌兩名醉漢在互相推搡。“要擱以前,我肯定躲遠遠的,現在羣裡吼一嗓子,‘紅馬甲’和民警分分鐘就到。”老馬說道,他口中的“紅馬甲”,正是五泉派出所創新打造的“泉心義警”隊成員。
“我們這裡情況複雜,單靠派出所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發動羣衆,羣防羣治。”五泉派出所所長朱江一語道出了“泉心義警”誕生的初衷。爲此,派出所結合轄區特點,量身打造了4支特色鮮明的“泉心義警”隊:以五泉早市爲治安防範重心的“安防聯動”隊,守護校園、醫院、黨政機關的“和諧守護”隊,聚焦閔家橋“夏夜”經濟圈的“平安融合”隊,以及針對紅泥溝治安亂點、結合前端感知設備和村民自治的“穩安共治”隊。每個區域都由社區民警負責管理調度,並聯合轄區22家行政單位共建警務團隊,真正實現了信息實時互通、事件聯動處置、資源高效共享。五泉派出所“泉心義警”隊自今年3月組建以來,已發展成員204人。
侯馬裡,是負責管理“平安融合”義警隊的社區民警。在他看來,“泉心義警”不僅是巡邏防控的眼睛和耳朵,更是基層治理的“應急哨”。
攝像頭會說話:
科技讓老巷煥發新活力
“請大家有序通行,保管好隨身物品。”五泉老街早市的智能攝像頭突然“開口”,擁擠的人羣立刻散開。
“我們新升級的65部智能語音互動攝像頭全部接入了‘一鍵式報警’裝置,警情糾紛先期處置、突發情況秒級響應,真正成了民警的好幫手。”該所教導員張國銳笑着說道,“另外,我們主動接入了轄區重點部位的107部監控探頭,這些探頭主要負責對轄區治安隱患重點區域開展全天候實時監控,有效破解了複雜區域巡控受限難題,實現了對轄區周邊安全動態化、精準化管控。”
旅遊糾紛速解:
數據說話讓遊客點贊
“警察同志,他們就是故意擡價。”今年6月底,長江大酒店大堂裡,江蘇遊客張女士對着民警說道。原來她想續房,卻發現房價漲了。
該所值班民警韋旭到場後,並沒有急於調解,而是先調出了酒店近期房價波動的數據圖:“張女士你好,現在是暑假旅遊旺季,房源特別緊張,酒店價格確實會有一些浮動。這是全國酒店業今天的平均價格,對比一下,酒店確實沒有故意擡高房價。”民警指着屏幕,耐心解釋,“出來旅遊就是圖個開心,大家都互相體諒一下。我馬上幫你和酒店協商,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經過20分鐘的數據分析、法規講解、情緒安撫和溝通協商,雙方終於心平氣和地達成了共識。
“現在處理涉旅糾紛,就像做外科手術一樣,要精準、高效。”該所副所長杜鄭凱演示着智能警務終端,“旅遊糾紛涉及文旅、公安、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協同配合,數據信息的共享互通,大大提升了此類糾紛的處置效率。”
從被動接警到主動防範:
老派出所的新答卷
在五泉社區大院裡,方舟救援隊的教官正教義警們心肺復甦,“遇到老人暈倒別慌,先判斷意識……”保安員李明旺學得認真:“以前光知道喊人,現在咱也能救急了。”這樣的培訓每月都有,從消防救援演練到反詐防騙知識,“泉心義警”隊員們的專業度越來越高。
派出所內勤張越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2025年截至7月31日,警情數同比降7.2%,破獲案件125起,勸阻電詐止損42萬多元。副所長李宗義說道:“我們要的不是破案多,而是發案少。現在民警有更多時間走訪羣衆,這纔是‘主防’的真諦”。
從單打獨鬥到“全民共治”,從“經驗警務”到“數據警務”,五泉派出所的變遷,正是新時代基層治理創新的一個生動縮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伊曉明 通訊員 田 甜 張軍揚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