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喊「開放陸客」應對關稅戰 律師:徒增對美談判時的親中風險

▲律師黃帝穎。(資料照/記者黃哲民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國民黨近日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持續喊話政府應考慮「開放陸客」以挽救經濟衝擊,對此,律師黃帝穎昨(11日)分析,美國暫緩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但對中國則是提高至125%,若以開放陸客的方式來因應對等關稅政策,只會徒增後續臺灣對美談判時的親中風險。

美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引來全球性股災,川普則在日前宣佈暫緩該政策,並與各國展開談判,據瞭解,臺灣爲第一波談判國家,且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進一步證實,將在美國時間11日與臺灣展開談判作業。

然而因應對等關稅可能引發的經濟衝擊,國民黨近日持續呼籲政府「開放陸客」,針對國民黨的主張,黃帝穎指出,美國對全球民主各國均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但對中國課徵關稅總稅率總計已達到145%,國民黨卻在此時提「開放陸客」當因應關稅的解方,對美國與世界釋放親中的錯誤訊號,只是徒增臺灣關稅談判的風險。

此外,黃帝穎認爲,國民黨長期主張「兩岸共同市場」,讓臺灣經濟與關稅趨近中國,害臺灣承受與中國相同被課145 %高關稅風險,所幸目前國民黨的兩岸共同市場「未遂」,臺灣才能逃過美國145%高關稅一劫。

不過,黃帝穎也直言,若讓主張「兩岸共同市場」的國民黨持續掌握立法院,讓前科犯傅崐萁總召到中國宣稱代表「臺灣中央政府」,再通過幫助中國對臺灣洗人口的立法與惡砍總預算癱瘓臺灣部分執法機關,代價將是被認定與中國相同的145%關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