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行政幹預司法時代已過 藍轟「別只停在口號」

賴清德總統(左)昨在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右)、臺北市議員王閩生(左二)等人陪同下,前往景美十五份福興宮進行揭匾儀式,參拜後牽着福興宮董事長高昌倫(右二)步下階梯。記者胡經周/攝影

藍白多次向賴清德總統喊話,應釋放被「政治收押」的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及國民黨黨工。賴總統昨出席律師節活動時意有所指表示,「行政干預司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對此國民黨表示,不要停留在口號,而是落實在實際行動;民衆黨則批賴總統說法,跟真實民意感受落差極大。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滿一年,前天獲北院裁定得以七千萬元交保。賴總統昨出席全國律師聯合會第七十屆律師節慶祝大會致詞時表示,未來他非常期待,政府能跟律師全聯會共同合作,深化法治教育,除了保障人權,也能夠讓社會大衆更尊重司法。

賴總統強調,臺灣幾十年來努力,從專制走到民主社會,有許多成就,其中一項就是司法獨立,「我們必須要持續深化法律教育」,讓民衆瞭解,不管是檢察官偵辦案件或法官審判案件,都本於專業、獨立自主,行政干預司法的時代已經過去。

民衆黨發言人吳怡萱表示,賴總統一廂情願的發言與現實脫節,跟真實民意感受落差極大,更顯現賴的鴕鳥心態,不願正視民進黨對司法改革的承諾跳票,甚至大走回頭路。

吳怡萱強調,國人對司法信任度逐漸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京華城案就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黨檢及特定媒體,將檢調扭曲成掌權者整肅異己的工具、變成追殺政敵的鷹犬,押人取供、侵害人權,摧毀臺灣的民主法治。

國民黨發言人鄧凱勳說,賴總統終於意識到「行政不能干預司法」重要性。過去一年多來,幾乎每份民調都顯示臺灣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屢創新低,一連串爭議案件中審理過程的不公正。這些案件中,社會普遍感受到的是政治算計、選擇性辦案,連民進黨立委都在國會殿堂質疑,臺灣的司法是否有濫用羈押制度的嫌疑。

鄧凱勳說,國民黨期待司法能真正做到不問黨派、只問是非,絕不容許任何政治力量介入來破壞司法公正,這是全民共同期盼,也是對賴清德政府最基本要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