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揭增國防預算三大目標 加速打造「臺灣之盾」
賴清德總統10日出席國慶大會,他揭示,明年度國防支出增加,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百分之3,以達成三大目標。第一,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第二,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第三,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
賴總統於國慶大會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臺灣」爲題發表演說。
賴總統表示,今年是臺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就在上個月、9月10日,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臺灣解除戒嚴天數,正式超越了令人窒息的戒嚴統治天數,這象徵着臺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的陰霾,迎向民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賴總統提到,歷經千辛萬苦所打造的「民主臺灣」,正是臺澎金馬2,300萬人在這個世界最明確的定位。臺灣是亞洲的民主燈塔,對仍然在威權統治下,生活在黑暗中的每一個人,永遠傳遞着希望的光芒。
賴總統說,今年也是二戰終戰80週年。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年侵略者的野心,造成生靈塗炭,而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國際秩序又遭遇嚴峻挑戰,臺海、東海、南海的區域秩序,乃至於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都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他表達,民主臺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
賴總統強調,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回顧二戰期間,人們都經歷戰爭的苦難,被侵略的傷痛,應該汲取教訓,絕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賴總統提及,二戰結果也告訴人們,「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和平必須靠實力。他要向國人和國際社會宣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百分之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百分之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賴總統說明,國防支出的增加,並非漫無目的,而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明確必要,也是發展國防產業的動力。透過新的國防預算,要達成三大目標:
第一,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建構臺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爲臺灣編織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
第二,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
第三,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厚植國防與軍工產業的實力。透過在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深化本土供應鏈,臺灣可以加速產業升級,強化軍備韌性、提升國防工業能量,進而成爲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伙伴,共同排除紅色供應鏈。
賴總統重申,我方有決心透過實力維護和平,也深信實力不只要透過軍力,也要透過全社會的韌性。
他指出,過去一年,透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努力,凝聚了政府與民間、中央與地方更強大的力量,並整合災防與防衛,來強化軍民之間的協作能力。政府也持續加強民力訓練、能源、醫療、資通網絡、金融等韌性,全面提升對各項危機的應變能力。
賴總統強調,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需要每一分力量。上個月,政府發佈了最新的《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容涵蓋各種天災、甚至軍事侵略等極端情境的應對策略,這本手冊將逐步推廣到家家戶戶,因爲唯有全民參與,自助助人,臺灣纔能有更強大的韌性,因應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