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演說 賴總統:加速打造「臺灣之盾」 投資國防創新科技

賴清德總統(右二)出席國慶大會,與副總統蕭美琴(右起)、總統夫人吳玫如、立法院長韓國瑜與立法院長夫人李佳芬一起揮舞國旗。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昨(10)日發表國慶演說,談及兩岸議題,他喊話中國體現大國責任,放棄以武力、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將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也要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

這是賴總統第二次發表國慶演說,全文4,450字講稿中,共提到51次臺灣、二次中華民國、二次中華民國臺灣;去年的國慶演說則提到44次臺灣、八次中華民國、二次中華民國臺灣。

賴總統歷次重要演說對兩岸態度

相較於去年,今年在兩岸方面的論述着墨不多,僅提及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

觀察賴總統上任來對兩岸議題發言,520就職演說拋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今年3月召開國安會議後,首度將中國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態度相對強硬;不過,今年5月就職週年演說,賴總統未主動提及兩岸,昨日國慶日,兩岸議題着墨也不多。

賴總統昨日表示,和平必須靠實力,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3%;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 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賴總統說明,透過新的國防預算,要達成三大目標。第一,加速打造「臺灣之盾」,建構臺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爲臺灣編織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

第二,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第三,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厚植國防與軍工產業實力。透過在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深化本土供應鏈,加速產業升級,強化軍備韌性、提升國防工業能量,與友盟排除紅色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