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對先進核能持開放態度
賴清德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賴清德總統循例接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團代表。賴總統做出三點裁示,持續強化能源安全,對美國提高採購天然氣等能源;核能需要凝聚共識,政府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保持開放態度;持續推動綠能除弊工作。不過環團憂心,此舉恐讓天然氣接收站、儲氣槽等大幅增建,進而衝擊國安。
賴總統昨與十二個環團代表及今年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徐光蓉與釋昭慧會談。環團提出六十件環保建言,包含爐渣掩埋、環評制度、大林蒲遷村等。
賴總統與環團交流後裁示,第一,持續強化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因應美國新的關稅政策,對美國提高採購,包括天然氣、石油等國家必要能源,既是接下來臺美雙方關稅談判的重點,也是臺灣強化能源自主的重要環節。
第二,核能議題需要凝聚共識。政府將持續穩定供電、開發多元綠能,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淨零的方案。行政團隊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保持開放的態度。任何政策變更都必須滿足核安、核廢、社會共識才有可能進行。
第三,持續推動綠能除弊工作。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是國家政策,絕對不容許不肖分子從中牟利,不論哪個黨派團體從中謀取利益,政府一定會嚴懲嚴辦。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表示,這是總統第一次對核能的公開回應,也是總統對核能態度的基本原則,雖然在環團看來不夠滿意,但還能接受。
對於提高對美採購天然氣,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王醒之則質疑,有關天然氣接收站的搶建、強建以及既有天然氣接收站儲氣槽的擴建,在接下來幾年就會不斷髮生,我國碳排量會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