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輸臺民眾食不安 在野轟賴政府對美談判棄守食安

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肝連、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示意圖 本報資料照

首批進口萊豬近日抵臺,在野黨怒轟賴政府只想政治鬥爭、不顧國人食安,現在澳洲萊豬輸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公佈「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更指出,臺灣要求進口豬肉需標示原產地,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存在食安風險,要求應予以排除。國民黨立委質疑,美國貿易代表署要求應排除標示原產地,如此等同全面棄守食安,在關稅談判壓力下,民衆的食安還能端上談判桌嗎?民衆黨立法院黨團也說,政府應加強稽覈,對美談判同時也應嚴格把關立場。

「萊豬終於來了…」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蔡政府過去強調是爲了國家經貿利益而開放萊豬,但多年下來,臺灣依然無法加入國際經貿組織,如今進口商進口萊豬,用萊克多巴胺含量較低的萊豬先行,闖關測試民意,讓政府所稱「食安五環」成美麗口號。

賴士葆指出,當初各界要求萊豬進口應該標示,但政府屈從於美方要求,認爲標示就是歧視,而據美國貿易代表署公佈的「二○二五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指出,標示原產地就是對美豬存在風險疑慮,應該予以排除;一旦產品沒原產地及萊豬標示,就等同全面棄守食安,如今在關稅談判壓力下,民衆食安還能端上臺面嗎?

民衆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臺灣正在與美國談判對等關稅,美方先前關切美豬與美牛產品標示問題,現在又碰到萊豬輸臺「實在太巧合」,他要求政府應該做到加強稽覈,而在對美談判的同時,也要嚴格把關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