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團結十講 呂秀蓮:朝野應對統獨爭論暢所欲言

前副總統呂秀蓮。(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日前啓動「國家團結十講」活動,繼日前「雜質說」惹議後,又出言批評在野黨,甚至直言「不是表決多數就代表民主」等引地方不滿。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爲,賴說出「打掉雜質」是政黨鬥爭的話術,而朝野不妨在「聽其言,觀其行」同時,針對長年來統獨爭論所隱藏或曲扭的歷史真相,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心情,大家暢所欲言,使真理愈辯愈明,歷史真相重見天日。

呂秀蓮表示,朝野已因大罷免風潮呈現劍拔弩張、是非混淆的狀況,非但未能促進團結,而且扭曲民主法治及歷史真相。關於賴總統有關「國家認同」及「民主憲政」的開講,引起朝野脣槍舌戰,她認爲過去糾葛扭曲的臺灣歷史因各黨「各取所需」,真相遭片面解說以致各說各話,藉此機會使真理愈辯愈明,並非壞事。

呂秀蓮指出,她仔細比對賴總統第二講,在「打鐵鑄劍般千錘百煉」之後脫口說出「打掉雜質」,引起藍營渲染攻伐,她認爲是政黨鬥爭的話術。臺灣民主憲政確有許多「雜質」需要淬鍊之處,今後她願跟大家共同檢討。

呂秀蓮強調,值此大罷免波濤洶涌中,臺灣需要更多理性,說良心話,作良心事的人挺身而出共度七月難關。對於賴總統的「團結十講」,朝野何妨在「聽其言,觀其行」的同時,針對長年來統獨爭論所隱藏或曲扭的歷史真相,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心情,大家暢所欲言,使真理愈辯愈明,歷史真相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