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團結十講爭議多也不喊停?柯志恩揭背後原因

賴清德總統(前)1日出席「「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國際獅子會MD300A 1區」成功分享會,針對國防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資料照/郭吉銓攝)

賴清德總統近日展開全臺巡迴「團結十講」,不過因內容有諸多爭議,讓不少人批賴戰略錯誤、請鬼拿藥單,呼籲賴停止。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賴如今依然故我恐有2個原因,並痛批賴清德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想借由大罷免進行大豪賭,若僥倖翻盤,將能獲得更大權力,並徹底掙脫監督的枷鎖。

柯志恩今(2)日在臉書表示,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負評不斷,連綠營內部都有人看不下去、急喊暫停,但賴依然故我、樂此不疲,她認爲有2個原因,首先是「性格使然」,賴一向執剛愎自用、執拗強硬,加上決策圈小,身邊沒有逆耳忠言者,加上他不認錯、不服輸,只能硬着頭皮一路走下去;另外,可能是綠營背後的動員盤算,因罷免比的是雙方投票率,不在乎「雜質說」惹怒多少中間選民,對綠營而言,「非綠」支持者本就不是「大罷免」要爭取的對象,只要能激化對立、牢牢穩住四成鐵票,就能以少數翻盤,奪取完全執政的機會。

柯志恩強調,賴清德爲催出基本盤,不惜造謠、激分、利誘,無所不用其極,7月26日之前還不知會有多少抹黑攻勢、政治操作,甚至是否再出什麼奧步手段,實在難以預料;柯說賴清德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等人正藉由大罷免進行大豪賭,反正若輸國會版圖不變,但若僥倖翻盤,他們將滿血復活,搖身一變獲得更大權力,並徹底掙脫監督的枷鎖。

「當政治失去制衡、權力完全不受監督,臺灣的民主還有未來嗎?」柯志恩感嘆表示,7月26日是決定臺灣命運的關鍵選擇,呼籲支持者踊躍拉票,並堅定投下「不同意」的一票,因此舉不只是對荒腔走板的大罷免發出怒吼,更是對民進黨執政無能、對賴清德毫無反省的傲慢,投下最強烈的「不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