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接受櫻井翔專訪 網路討論數據曝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週年前夕,接受媒體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周世恩(取自Qsearch提供影片畫面)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週年前夕,接受媒體專訪,根據Qsearch數據分析,賴清德在專訪中關於經濟發展與國際友盟合作的論述,在網路討論中獲得顯著正面迴應,特別是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專訪,日本相關貼文正面評價比例提升2.6倍,尤其在年輕族羣聚集的社羣平臺上,獲得更高的正面迴應。
Qsearch日前針對櫻井翔專訪賴清德總統播出後72小時內的聲量進行調查,賴在專訪中關於經濟發展與國際友盟合作的論述,在網路討論中獲得顯著正面迴應,「經濟發展」相關關鍵詞被提及5738次,特別是當經濟議題與「國際關係」相結合討論時,正面評價更爲突出。
Qsearch創辦人周世恩表示,這反映賴總統成功將臺灣經濟定位爲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並強調與日本等民主國家的產業合作。數據顯示,專訪中提及的無人載具產業合作等具體倡議,引發社羣媒體高度關注與支持。這種將經濟與國際合作緊密結合的論述框架,適度強化了臺灣在國際經貿體系中的重要性,爲未來深化國際產業合作奠定正面輿論基礎有成功效果。
他說,另一個觀察點是,賴總統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專訪,在網路討論中展現顯著的正面情緒優勢。我們的數據分析顯示,日本相關貼文的正面情緒比例高達24.5%,遠高於其他主題貼文的9.4%,正面評價比例提升了2.6倍。
特別是在Facebook與Threads等年輕族羣聚集的社羣平臺上,日本專訪相關內容獲得更高的正面迴應。周世恩認爲,這種「文化外交」策略成功將政治議題轉化爲跨國文化交流,有效提升賴總統的國際形象,也創造了情緒共鳴與認同感。櫻井翔作爲日本知名藝人,其專業訪談打破了傳統外交的嚴肅框架,將賴總統的國際觀點傳遞給更廣泛的年輕受衆,建立了親民且具國際視野的領導者形象。
尤其,賴總統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專訪,在社羣媒體上引發顯著迴響。周世恩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日本相關」主題在網路討論中被提及高達6440次,成爲最受關注的國際議題。特別是在Facebook與Threads等平臺,相關內容獲得高互動量與正面評價,顯示此次專訪成功打破傳統外交框架。
總統就職週年共接受4家媒體專訪,國內分別爲《財訊》雜誌、Podcast《敏迪選讀》;國外則是《日本經濟新聞》,以及日本電視臺新聞節目《news zero》推出「勿使現在變戰前」爲題的系列報導。
他分析,國內外媒體專訪,多聚焦於全球政經局勢瞬息萬變,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課徵關稅下臺灣如何因應;以及兩岸關係緊張,與中國保持怎樣的距離、交流。國內議題則多鎖定於朝野間的震盪、經濟發展、能源轉型等話題。
周世恩表示,《財訊》的專訪可視爲定調「拚經濟」的宣示,也是安定臺灣面臨關稅,人民、產業有集體焦慮時的一顆定心丸;《敏迪選讀》屬知識型網紅,聽衆年齡層廣泛,網路世代者佔多數,分別透過傳統媒體與新興網路,讓總統論述「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能較爲深層擴散至國內與國際不同層面的社會溝通。前者在5月初露出,後者在5月中就職週年前,時間點取得平衡,討論話題延續。
另外,他指出,《日本經濟新聞》爲日本刊載經濟相關新聞爲主的全國性報紙,也是日本全國性的五大報之一,日本電視臺收視率也長期處於日本無線電視各臺上遊,加上又有人氣偶像「嵐」成員的櫻井翔主持專訪,在臺日之間都形成重要討論話題,除加深臺日的互動,讓日本更理解臺灣處境,國際對臺灣的理解也多一層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