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定要兵戎相見?賴清德接受專訪迴應了
賴清德:臺灣很有善意 中國應該重新思考政策。曾薏蘋截圖
賴清德總統下週就職滿週年,17日播出他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中被問到兩岸一定要兵戎相見、沒有其他方法?賴清德表示,「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對中國比較有利嗎?」臺灣是一個與人爲善的社會,臺灣對中國也很有善意,其實中國應該要重新思考他的政策。
賴清德指出,臺灣是因爲面對中國的威脅,不得不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但是很希望中國能夠了解,幾十年來,臺灣對中國的善意,臺灣今天對中國的產業的支持,難道不重要嗎?對中國來講不重要?臺灣是中國的最大外資,臺灣一年到頭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發展產業,固然臺灣也因此受惠,可是得利最多的應該還是中國。
他說,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也培養了中國產業的生態鏈,然後具備今天的產業的基礎,這個都是臺灣幫助很大的地方。另外就是說中國的地震或是颱風,情況比較嚴重,臺灣人民都很有愛心,捐款協助。
賴清德強調,中國一定要去思考,它對臺灣所採取的這種策略已經很多年了,情況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中國所需要的嗎?美國已經講得很清楚,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挑戰,也是美國最大的威脅,這是講明的。
他說,而且最近美國川普總統跟國防部長,跟美國的官員都不斷的講,要把力量移到印太來,阻止中國勢力的擴張,就是說中國2、30年來的對臺政策,還有對外的策略,形成這樣的結果,這真的是中國想要的嗎?
賴清德表示,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對中國比較有利嗎?它去想一想,如果對中國不利、也不是中國預期想要的,是不是應該要調整?臺灣是一個與人爲善的社會,臺灣對中國也很有善意,其實中國應該要重新思考他的政策。
至於被問到,面對習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先談判再說」,會是您願意採取的策略嗎?賴清德說,只要對等、尊嚴,這沒有問題;不必然就一定要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要尊重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
他說,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臺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要並,要提條件,不是臺灣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而且還說,你一定要變成是我的一部分,然後呢?都沒有任何其他的做法,這不行啦,臺灣是民主社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人民不會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