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賴清德 日經評論:賴總統強調對日本的期待
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首次接受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社」專訪,涉外人士今天引用報導中的評論表示,賴透過此次專訪,向日本社會傳達清晰訊號,展現臺灣對於深化臺日關係、加強安保合作的明確立場。報導中也認爲,即使中國試圖外交孤立臺灣,但臺灣與亞洲多國的非正式關係仍持續深化。
賴清德接受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社」專訪,這也是賴總統上任後首次接受日媒專訪。涉外人士表示,賴總統專訪登上日經新聞報版頭版,並以跨越三版面大篇幅如實呈現賴總統專訪內容,展現高度重視。
此次專訪內容包括臺美關係、臺日關係、兩岸關係,以及賴總統經貿政策、半導體產業佈局,其中賴總統所提要在「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基礎上,與民主陣營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成爲焦點。
涉外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日經新聞評論,「在此次專訪中,賴總統不斷強調對日本的期待。他並不僅是親日,更可看出他冷靜判斷:若要同時維繫與美國在經濟與安保的連結,就必須與日本強化合作」、「從自由貿易、半導體與AI,到安全保障等多項議題,賴總統多次重申,日本應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積極主導的角色。
評論中也認爲,在一個多小時的專訪中,「日本」這個詞被提及超過40次。」賴總統透過此次專訪,向日本社會傳達清晰訊號,展現臺灣對於深化臺日關係、加強安保合作的明確立場。
涉外人士表示,事實上,日前日本共同社引述相關人士報導,指出日本政府爲防堵中俄加強包括軍事活動在內各項合作,且擔心中國在臺海周邊的單邊挑釁行爲成爲常態,日方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中已經將其納入,並預計最快7月向內閣會議呈報。顯見中國威權主義擴張造成的威脅,的確是臺日間共同面臨的挑戰。
另外,他說,在Nikkei Asia報導中,則指出賴總統安全與外交政策延續蔡英文前總統主軸,但賴總統更加直率直面臺灣所面對的威脅,並對於他認爲有必要推動的變革更開放地對外說明,「這些都讓中國不滿」,因此「北京將賴清德描繪成挑釁者,這種說法也被國民黨內的重要人物推動」,而國內部分政治人物與在臺協力者論述愈漸對齊中共政權的行爲,並沒有被國際買單。
報導中也引述長期關注中國在新疆、西藏、香港以及對臺政策發展的英國資深政治家 Lord David Alton 評論,對於中共與國民黨不斷將賴清德總統醜化爲麻煩製造者,他直指「這是一種廉價的宣傳技倆,目的在於削弱賴總統在國內外的聲望。」但他也認爲「這種攻擊並不奏效,因爲賴清德顯然是一位睿智、有能力、堅定務實的領導人,他追求的是和平共處與臺灣基本的生存權。」
Lord David Alton 自1979年起即擔任英國國會議員,具跨黨派影響力,並以堅定捍衛人權、宗教自由和民主價值聞名,多次對中共侵犯人權行爲提出譴責。在報導中,Alton 也擔心,部分在野勢力的行爲正在危及臺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制度,「面對一個明言要消滅臺灣的掠奪者,國內政爭就應該放下,要爭取國際一致支持,臺灣本身也必須團結。」
最後,報導中也認爲,即使中國試圖外交孤立臺灣,但臺灣與亞洲多國的非正式關係仍持續深化。報導以2022年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曾以私人名義赴日,參加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葬禮,以及去年臺日共同舉辦聯合海上演習等爲例,凸顯臺日友好持續深化不證自明。
涉外人士表示,臺日關係方面,賴總統與日本政壇交往深厚衆所皆知,賴總統與已逝前首相安倍晉三淵源甚深,兩人深厚交情長達20年,當時亦受安倍家族邀請以「至親摯友」身份前往安倍東京寓所弔唁。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當時系以私人身份低調訪日,仍是臺日自1972年斷交以來最高層級特使,多家日本主流媒體皆將賴清德定位爲臺灣政壇親日派要角,並將此行解讀爲臺日外交的重大突破。
他說,在賴清德上任後,臺日關係更加緊密,去年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漣號」通過臺灣海峽,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成立以來首次,加上近期日本與其他國家互動時多次強調臺灣重要性,在多場多邊會談中均將臺灣納入對話框架,展現「日本對臺灣賴清德總統的高度信任感」。
另外,涉外人士表示,日前亦有媒體報導,根據統計,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澳洲、捷克、德國等,近年皆大幅擴編駐臺非正式外交人員,的確可見雖然北京持續打壓臺灣外交空間之下,臺灣地位的重要性卻愈來愈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