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侯友宜與企業座談 承諾至2032年前供電無虞

賴清德總統與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上午至新北產業園區與企業座談。記者李定宇/攝影

賴清德總統與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上午至新北產業園區與企業座談,針對美方提出的關稅措施,總統表示政府已啓動第一階段談判,並將持續與美國展開協商。他並表示社會及企業都很關心電力問題,表示致2032年臺灣供電無虞。

總統表示,政府秉持確保國家利益與維護臺灣產業發展空間兩大原則,全力爲臺灣爭取最佳條件。他指出,臺灣產業密不可分,彼此組成完整的生態系,無法也不應犧牲任何一個產業。

賴總統指出,行政院已召開會議並通過特別預算案,總額達4100億元。其中,933億元將用於協助受衝擊的產業因應挑戰,同時反映業界所提寶貴意見。政府會將業界與投資者反映的問題納入談判策略與支持方案中,以實際作爲穩定經濟基本盤。

針對能源議題,賴總統說,經濟部已盤點至2032年臺灣電力供應無虞,包含AI與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都已納入評估。他坦言目前挑戰在於綠電不足,政府正積極推動太陽能、水力、氫能源等多元綠能建設,逐步建立先進電力體系,迴應產業界對電力穩定的高度關注。

他提及業界普遍關心電價問題。政府編列1000億元補助經費,協助臺電穩定營運,公平對待其在疫情期間吸收成本、未調漲電價、穩定物價的努力。他強調,此舉不僅保障臺電財務,也避免進一步增加產業經營壓力,政府會與業界站在一起,共同度過困境。

賴總統說,這次關稅措施對臺灣的確造成重大沖擊,但他呼籲社會不要急於求成,而應快慢有序,以國家整體利益爲最高考量。在兼顧產業空間與長遠發展下,進行穩健談判,爭取最有利結果,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他也引用國際數據指出,IMF原本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爲3.2%,但美國新政策公佈後下修至2.8%。多數國家經濟預測也出現調降,唯有臺灣從2.7%上修至2.9%,顯示臺灣具備強韌的經濟體質,也反映政府政策有效穩定市場信心。

他表示政府將嚴謹面對挑戰,與國人攜手前行,發揮臺灣優勢、迴應產業訴求,爭取最佳談判條件。他重申:「政府會站在你們這一邊」,展現與產業團結抗壓的決心。

賴總統以臺灣企業家的拚搏精神勉勵各界,表示臺灣歷經無數挑戰,始終能在困境中找到轉機,化危機爲契機。相信臺灣這次也能挺過難關,並進一步強化經濟實力。

賴清德總統與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上午至新北產業園區與企業座談。記者李定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