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喊投資換關稅 張善政示警:恐損失「護國羣山」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暫停提高75國關稅90天,臺灣入列。10日行政院院會會後,桃園市長張善政說明。(王英豪攝)
川普關稅新制暫緩90天,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在臉書發出千字文並附上雨天撐傘照,他表示雖然暫時鬆口氣,但也凸顯美方決策的高度不可預測性,他並以臺積電投資換關稅付出1000億美元爲例,臺灣若要全面降稅,代價有多大?擔憂損失的不只是「護國神山」,恐怕是「護國羣山」,而食安標準也很有可能再被當成談判籌碼,再三提醒賴政府要小心謹慎,期待停止內耗,朝野攜手讓臺灣安然度過風浪。
張善政說,凌晨川普宣佈90天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他暫時鬆口氣,但懸着的心並沒有放下,川普突然轉向,給時間但也凸顯警訊,美國關稅短期內的劇烈擺盪,顯示美方的決策有很高的不可預測性,他點名賴總統「投資換關稅」的談判策略,需要非常、非常審慎地來評估,隨之因應、調整。
張善政說,賴總統提出要組建「臺灣投資美國隊」,鼓勵電子、ICT等重要產業,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力道,並要成立跨部會的「美國投資小組」,希望擴大對美投資,來換取美國降低關稅。但他提醒,前一個用投資換關稅的案例就是臺積電,川普曾對臺積電釋出訊息:要就來美國投資,不然就面對100%的關稅,臺積電最後付出1000億美元代價,以及數千到數萬個高薪工作,還有數千億美元的經濟產出。
「如果我們要在90天內用投資換取全面降稅,代價到底有多大?」張善政說,僅僅半導體的關稅豁免,代價就是1000億美元,那要換取對臺灣「所有」出口產品的關稅下降,需要拿出多少個千億美元去投資美國?如果投資金額不夠大,美方恐怕不會滿意;但若真的大到讓美方滿意,對臺灣可能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張善政說,在政府積極鼓勵下,今天去的可能不是隻有「護國神山」臺積電,而是「護國羣山」像是電子、資通訊、AI伺服器等產業,屆時生產重心、關鍵研發基地全放到美國,臺灣將會有嚴重的「產業外移」與「核心技術流失」,經濟發展會難以爲繼,臺灣引以爲傲的「矽盾」更可能因此被削弱甚至掏空。
張善政強調,臺灣到美國投資一旦投入,就很難輕易撤出,但美國卻可以很靈活調整關稅,今天凌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美方近期決策風格,要非常小心,即使臺灣真的犧牲本土產業鏈爲代價,花費鉅額資金「投資換關稅」,有可能換到的只是短期承諾,隨時可能因爲美國的政治風向、選舉週期、甚至領導人的一念之間而煙消雲散,因此才鮮少有國家將「大規模赴美投資」當主要談判條件,畢竟核心產業是國家最根本的競爭力,攸關國家的經濟命脈與安全,絕非可以輕易交換的籌碼。
「食安標準是否成爲談判籌碼?」張善政也提到,美豬、美牛、基改食品等美國產品輸臺數量,受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影響遠遠大於關稅本身,賴總統稱要比照美墨加貿易協定的「零關稅」待遇,並擴大采購美國農產品,恐要降低或取消現行的食品安全標準?這牽涉到國人的健康與食安信心,需要在談判過程中審慎評估,並向民衆充分說明。
「迅速變動的時刻,更需要誠懇對話!」張善政說,他仍對賴總統提出的其他因應策略寄予厚望,也相信行政團隊會全力以赴,他提出的觀察與擔憂絕非指責,而是希望能裨補闕漏,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目標是讓臺灣安然度過風浪,守護臺灣得來不易的發展果實,強調此刻的臺灣最不需要內耗,相信只要朝野不對立,社會團結務實合作、共同承擔,一定能找到克服困難、讓國家持續向前行的道路,喊話中央地方凝聚共識,攜手努力,共同爲臺灣的未來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