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喊建構臺灣之盾 羅智強:有戰備 也要有兩岸互信

賴清德總統發表國慶演說。記者陳正興/攝影

總統賴清德今天發表國慶談話時指出,國防預算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而國防預算支出增加要達成加速打造「臺灣之盾」。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智強表示,該有的軍備要有,和平的投資不可無,國民黨主張兩岸和平,要有戰備,要有兩岸關係跟互信,國民黨執政做得到,爲什麼民進黨做不到?

羅智強指出,國民黨要爭取再一次的政黨輪替,就是不希望讓臺灣變成下一個烏克蘭。至於賴清德總統昨稱沒有臺灣就沒有中華民國,羅智強批評,這邏輯和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腦袋的腦洞一樣荒謬,徐國勇之前說臺灣沒有光復,那凱達格蘭大道那間就不是總統府,就是總督府,現在賴又說,先有臺灣纔有中華民國,不知道他的腦袋邏輯從哪裡長出來的,賴清德不要再說昧於歷史的話,非常對不起國家。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相對於去年國慶文告「新兩國論」遊走在兩岸敏感神經的邊緣,今年國慶文告在兩岸關係談話上相對保守,背後府方的考量及國際情勢的變化與壓力值得玩味。賴總統在文告中,花了相當大的篇幅闡述臺灣過去一年的經濟表現,卻無提到在美國關稅衝擊下失業率創下一年新高、無薪假人數倍增情形。

李彥秀指出,今年IMD最新世界競爭力排名,臺灣經濟表現從26名大幅進步到第10名,企業效能從第6名躍升到第4名,但政府效能與基礎建設部分仍停滯不前,臺灣更需要的恐怕還是「政府的執行力」。

李彥秀說,去年國慶演說的主軸是「團結臺灣,共圓夢想」。顯然,今年賴清德總統國慶文告格局與願景都不如去年,團結臺灣原本是總統最重要的職責,也是臺灣面對國內、國際危機最重要的基石,但今天賴總統對「團結」隻字未提,對比行政院持續的「鬥雞風格」,以及即將進入選舉年,未來恐怕也不容樂觀。

李彥秀總結,「喊話有餘,擘畫不足」、「吹捧有餘,願景不足」,可惜賴總統又一次錯失了提出願景、團結臺灣、擘畫國政的重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