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若開戰 賴:是中國有意爲之
賴清德總統13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總統府提供)
外界擔心兩岸緊張情勢可能引爆戰爭,對此,賴清德總統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若真的擦槍走火變成全面性戰爭,也是中國有意爲之。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批評賴身爲總統,不能每次都歸咎於他人;民衆黨立委林國成也直指賴清德不斷挑釁,若兩岸擦槍走火,應負最大責任。
針對兩岸關係,賴清德去年520就職演說時,強調兩國互不隸屬;今年3月間,更明確將中國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併發布面對國安及統戰威脅的「賴17條」;大陸方面則不斷對臺灣周邊擴大侵擾,兩岸關係愈來愈緊張。
賴清德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表示,臺灣的處境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們直接面對中國威脅,曾發生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也就是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發生過戰爭」。
他期待中國能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我們沒有放棄,只要對等、尊嚴、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的善意一直都存在」。
外界擔心兩岸緊張情勢可能導致擦槍走火、引爆戰爭,對此賴清德表示,臺灣一定會謹慎面對中國各項威脅,但「有問題的不會是臺灣,如果真的擦槍走火變成全面性戰爭,也是中國假借擦槍走火有意爲之」。
他呼籲各國團結合作,避免中國的灰色地帶侵擾持續擴大,且「由演轉戰」,如果此時不採取動作,情況可能會愈來愈嚴重。至於美國分析指出,中國約在2027年具備侵臺能力,他強調,臺灣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
對於賴清德的說法,藍委林沛祥認爲,如果發生戰爭,絕不會是單方面的問題,一定是雙方存在分歧與誤解。賴身爲總統,不能每次國內發生問題就推給在野黨,國際出現狀況又怪罪中共,「將責任歸咎於他人,不是一位領導人該有的態度」。
白委林國成也表示,賴過去曾宣稱自己當選總統後,兩岸發生戰爭的機率最低,結果上任後卻將中國定調爲「境外敵對勢力」,此舉難道不是挑釁對方?如今又試圖將責任推給中國。
林強調他支持國家捍衛主權,也不認同中國派軍機與軍艦接近我國,兩岸其實都希望和平共處,過去多年相安無事,正是因爲雙方設有防火線。賴清德如今不斷挑釁、持續抗中挑起爭端,「若兩岸最終擦槍走火,賴清德應負最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