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拋「向在野黨主席國安簡報」不單純?學者5理由喊:請君入甕

賴清德總統(見圖)20日發表執政週年談話,表示現在臺灣的市場在全球,舞臺在國際,未來會堅持以民主的信念,拓展多元市場。也再次定調,臺灣的經濟路線,會以市場爲導向,推動立足臺灣、佈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陳俊吉攝)

總統賴清德20日就職滿週年,他於演說中提到,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並將向在野黨主席進行國安情勢簡報。對此,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提出5點認爲,賴清德釋出「向在野黨主席進行國安簡報」的訊息,還是策略滿滿、想達到「一石五鳥、一舉數得」的效果。

賴清德在今天的就職週年演說中提到,自己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因此,將指示國安團隊着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治立場爲何,都能以國家利益爲優先、守護國家安全爲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

鈕則勳20日晚間在臉書發文直言,賴清德釋出「向在野黨主席進行國安簡報」的訊息,還是策略滿滿、想達到「一石五鳥、一舉數得」的效果。首先是「高度格局」,建構總統的高度格局仍然是重要考量,畢竟願意釋出國安訊息和在野黨分享,賴清德當然想突顯誠意建立互信;再來,「在野背書」,賴清德想要以自己主控的訊息,特別是在抗中框架中,來鋪陳抗中保臺言行、政策作法的合理性,來讓在野主席背書。

第三,「請君入甕」,向藍白請君入甕,不排除也是賴清德的策略考量,畢竟綠營一直貼「中共同路人」標籤,所以國安簡報不排除會有進一步政治操作的可能性。第四,「反打在野」,若在野聽簡報,提出質疑,綠營會否又強化攻擊在野「反對而反對」、「中共同路人」,這不得而知。最後,「虛晃一招、以拖待變」,畢竟國安簡報的如何定義、形式、時間、內容都未有訊息釋出,但三大政黨要如何對以上議題作定調及妥協,都有其困難性,所以賴清德未必不可能只是虛晃一招,骨子裡仍未必真的想對在野作國安簡報。

不過,鈕則勳也認爲,在野陣營也未必沒反制辦法,第一,可以採取議題掛勾方式,如要總統來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或是呼籲總統緩和大罷免,都是可以掛鉤的議題,進一步來交換或是讓總統更突顯誠意。第二,針對以上簡報的形式、時間、內容等,可不斷藉由談判議題切割的操作,來擴大在野黨與執政黨博弈過程中在戰術運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