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暴量、資源回收率成長緩慢 高市隨袋徵收擴至12區
市議員許採蓁今(9)日質詢時指出,高雄垃圾量難以控制、資源回收率成長緩慢及處理成本高漲等問題,並以北市爲例,呼籲高雄加速導入專用垃圾袋並分區試辦,期待實現垃圾減量。(翻攝高市議會網站)
針對高雄垃圾隨袋徵收政策進度,高市議員許採蓁今(9)日質詢時指出,高雄垃圾量難以控制、資源回收率成長緩慢及處理成本高漲等問題,並以北市爲例,呼籲高雄加速導入專用垃圾袋並分區試辦,期待實現垃圾減量。環保局長張瑞琿迴應,今年下半年將擴大試辦範圍至12區的超商,並加強民衆宣導。
許採蓁引用臺北市數據指出,北市自2000年實施垃圾隨袋徵收以來,成效顯著。24年間,每人每日垃圾量從0.5公斤降至0.432公斤,總垃圾量從132萬噸減至108萬噸,減少幅度達18%,資源回收率更從3.7%大幅提升至66.26%。
她強調,臺北市民環保意識提升,配合度逐年提高,反觀高雄因未全面推行隨袋徵收,垃圾處理量未見下降,回收率停滯在57.68%,與世界環保趨勢及高雄市長陳其邁政策目標仍有差距。
對此,張瑞琿迴應,高雄資源回收率逐年成長,目前達57.68%。隨袋徵收政策經多次評估後,去年起在前金、新興、鹽埕3區超商試辦隨袋徵收方案,今年計劃擴大至原高雄市11區及南、北鳳山,共12區,預計下半年完成佈局。
張瑞琿坦言,超商配合度高,但民衆接受度仍需提升。過去垃圾處理費隨水費徵收,民衆無感,如今改爲直接購買專用垃圾袋,轉爲「有感」負擔,部分市民感到不便,因此宣導工作將持續加強。
許採蓁則強調,隨袋徵收是全球趨勢,高雄不應落後,呼籲環保局積極作爲,建立永續廢棄物治理機制,讓市民理解政策背後的環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