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垃圾費隨袋徵收 12區將試辦

高雄市垃圾費隨袋徵收不普及,環保局今年規畫將現行3區超商試辦,擴大至12區、13個據點。圖/環保局提供

高雄未全面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議員質詢認爲導致垃圾量難以控制、資源回收停滯及垃圾處理成本升高,要求仿臺北市經驗導入專用垃圾袋,搭配補助配套措施,達到垃圾減量。

環保局長張瑞琿迴應,全市垃圾回收率達57.68%,每年均成長,去年在3行政區超商示範執行,今年會擴大至12區、13個據點試辦。

張瑞琿答詢表示,市府針對隨袋徵收政策做過多次評估,去年在前金、新興、鹽埕超商執行隨袋徵收方案,有鑑於外來觀光人口增加,將擴大辦理,預計下半年執行。

垃圾費隨袋徵收在臺北實施多年,市民配合度愈來愈高,高雄市過去雖曾試辦,但侷限少數行政區。議員許採蓁昨質詢時指臺北從2000年起執行垃圾費隨袋徵收,至2024年每人每年廢棄物產生量從500公斤降到432公斤,垃圾總產生量由132萬噸降到108萬噸,減量24萬噸,更關鍵的是,資源回收效率從3.7%大幅提升到66.2%,明顯提升。

「隨袋徵收不只爲收錢,而是導引市民建立分類、減量、永續的生活習慣」,她說,環保是世界趨勢,也是市長陳其邁重視的政策,環保局應搭配宣導和配套補助,積極分區試辦,建立廢棄物永續治理機制。

她進一步追問高市超商試辦垃圾費隨袋徵收成效,環保局長張瑞琿回覆,超商配合度高,但仍需持續宣導,讓市民從無感變有感。張表示,過去垃圾處理費原本隨水費徵收,另再花錢買垃圾袋,市民有時覺得不方便,不過經加強宣導後,已提高資源回收率。

許採蓁表示,近年環保意識愈來愈受重視,高雄不該落人後,市民一開始可能不能適應,但大家必須瞭解買垃圾袋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