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10年 北京故宮展出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出。圖爲觀衆參觀、拍攝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新社)

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週年,北京故宮自9月30日起舉辦「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在午門展廳對觀衆開放。其中,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將暌違10年後再度全卷展開。

至於臺北故宮收藏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目前在捷克國家博物館展出,此次在捷克的「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集結131件文物,從9月11日至12月31日,於捷克國家博物館展出。

中國新聞週刊微信公衆號報導,北京故宮自9月30日起的「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除了展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五牛圖》、《伯遠帖》等重要文物將集體展出。此次展覽分3個單元,展出文物200件(套),展期爲9月30日至12月30日。後續,《上陽臺帖》、《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等將接棒亮相。

報導提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一次面世,是在2015年北京故宮「石渠寶笈特展」,當時爲了應對巨大的參觀量,北京故宮規定每位觀衆只能停留3分鐘。面對5米多長的長卷,觀衆只能邊走邊看,無暇定睛細品。

此次,爲迎接故宮博物院成立100週年,《清明上河圖》被安排在北京故宮最大展廳—午門展廳,面積比之前的武英殿展廳大很多。

報導稱,最近20年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僅在「逢5」年份全卷展開,每10年一見。根據北京故宮規定,此類珍貴古代書畫文物「展1次,睡3年」,2015年之前,《清明上河圖》在保證3年「休眠期」的前提下,還不時出宮展覽。2002年在上海博物館、2007年赴香港、2012年赴東京,都是部分展卷。但2015年之後,《清明上河圖》深藏宮中再未露面,已經沉睡了整整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