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打噴嚏、流鼻水竟非過敏! 醫:恐是「這種鼻炎」 誤診吃錯藥無效
「血管運動性鼻炎」主因是環境冷熱溫差過大,對鼻子造成刺激而引起。圖/123RF
夏季高溫溼熱,是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出現高峰,而室內狂吹冷氣,不少場域室內外溫差極大,也容易出現陣發性的打噴嚏、流鼻水,讓人以爲是過敏。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鼻水流不停不一定是過敏,「血管運動性鼻炎」因環境冷熱溫差過大,對鼻子造成刺激而引起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如果吃錯藥恐無效且傷身。
王文弘指出,因爲溫差太大,對鼻黏膜過度刺激的「溫差型過敏」,常與一般過敏性鼻炎搞混。兩者的原因有所不同,前者的正式病名爲「血管運動性鼻炎,主因是環境冷熱溫差過大,對鼻子造成刺激而引起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後者則是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對外界物質刺激所致。
「兩種鼻炎症狀相似,卻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王文弘強調,如果誤診而沒有對症下藥,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長期吃藥卻無效。過敏性鼻炎是因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度反應所導致的鼻部疾病,治療方式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藥物治療,以及長期減敏的免疫治療。
血管運動型鼻炎是鼻黏膜的自律神經系統過度敏感,王文弘說,有些人對溫度變化、氣味、溼度、煙霧、壓力等刺激反應異常,導致血管擴張、黏膜腫脹與鼻分泌物增加。除了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對香水及煙味感到不舒服,通常無眼癢或過敏史。
血管運動型鼻炎對藥物反應有限,有些人服藥只能稍微緩解,而且一旦遇到冷風或香味、煙味等,症狀又會再度發作。有些人長期使用血管收縮劑等鼻塞藥物,反而產生「藥物性鼻炎」,造成鼻黏膜惡性循環。王文弘說,若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就要考慮微創治療方式。
新型的微創治療方式利用高頻能量(如射頻或冷凍)破壞神經,透過鼻內視鏡進行,不需開刀,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多數病人可在術後數週內明顯改善鼻塞與流鼻水的困擾,臨牀研究顯示手術有效率可達80%以上。王文弘強調,手術不影響嗅覺神經,風險低,且不會影響外觀或發聲,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