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吃蔬果仍便秘 專家揪關鍵:1物吃太少

營養師表示,食用適量油脂可增加糞便潤滑與刺激腸胃道蠕動,改善便秘的情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有些人明明已多吃蔬菜水果,也喝了很多水與規律運動,卻還是有便秘的困擾。對此,營養師廖欣儀提醒,有可能是因爲油脂吃太少,她表示,油脂在人體裡面,有很重要的功能,一可增加糞便潤滑,二能刺激腸胃道蠕動,因此,如果油脂吃太少,糞便就會變得很硬出不來,腸道蠕動也會變慢。

廖欣儀在臉書粉專「欣儀的營養聊天室」PO出影片指出,油脂能增加糞便潤滑度、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膽汁分泌,避免消化不良與腹脹等問題,油脂還能滋潤並保護胃黏膜、維持消化道健康,但有些人爲了減肥,只吃水煮食物、不加油,結果高纖食物讓糞渣變多,但缺乏油脂使糞便排不出來、滯留於大腸中,當糞便水分被大腸吸走、變硬,惡性循環下就導致便秘。

「不要害怕吃油!」廖欣儀指出,攝取油脂也不是要你吃很多油,來幫助排便,適量很重要,一般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取4至7份油脂類,1份大約是煎1顆蛋的油量,魚油、堅果都是好油。

廖欣儀指出,選了好油後,也要有正確的烹調法,高溫烹調法會破壞不飽和脂肪酸,造成油變質,建議少用煎或炸的高溫烹調法,炒菜時不要將油鍋燒到太高溫,油溫超過發煙點後,反而危害健康,可用低溫烹調法,例如涼拌或用沾的方式,選擇堅果時也應挑選低溫烘焙的堅果,營養價值更能完整保留。

營養師張益堯上「奕起聊健康」節目中指出,油品約略可分爲Omega-3、Omega-6、Omega-9及飽和脂肪,Omega-3的油有亞麻仁油、印加果油、魚油、紫蘇油等,Omega-6的油有沙拉油、葵花油、芝麻油等;Omega-9的油有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飽和脂肪有椰子油、棕櫚油等。

張益堯表示,上述4類油品,各有其功能,每一種都不可以偏廢,但有些愛美的女生,吃什麼都用燙的,只吃雞胸肉與燙青菜,完全不加油,希望可以快速瘦下來,「沒有油確實可以讓妳瘦的很快,但是一點都不健康。」

張益堯表示,1公克的油產生9大卡熱量,1公克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只有4大卡熱量,油吃太多,熱量相對高會變胖,但是也不能完全沒有油,缺乏油脂皮膚會開始變差、容易頭掉髮,甚至生理期也不來,因爲油脂是產生荷爾蒙的材料,沒有油身體問題也常跟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