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松指部查覈組 確保軍機儀器定位 飛安守護者

空軍松指部查覈組,確維飛行安全。(記者陳怡璇攝)

飛行員與機工長實施飛行前檢查,確保任務遂行。(記者陳怡璇攝)

橘色塗裝的查覈機,負責全國各地軍(民)用機場助導航設施飛測任務,確保各型軍機起降皆能憑藉儀器精準定位,維護飛行安全。(本報資料照片)

空軍松指部專機隊查覈組肩負全國各地軍(民)用機場助導航設施飛測任務,每年依飛測計劃,往返各地進行查覈作業,確保各型軍機起降皆能透過儀器精準定位,扮演「飛安守護者」。

有別陸上駕駛能憑藉公路、縣道等各式道路標示,有所依循。在一望無際的遼闊蒼穹,要確保各型軍機沿規劃航線往返有序,並能肆應天候狀況順利起降,唯有憑藉各場站的助導航設備,藉由發射無線電波,於空中形成參考信號,使飛行員在航線上有所憑依,方能確保飛行安全無虞。

肩負機場助導航設施飛測重任

其中,空軍松指部專機隊查覈組,便負責全國各軍(民)用機場助導航設施飛測重任,每年皆會依年度飛測計劃,往返各地進行查覈作業。在作業部分,主要區分場站助導航設施,包含儀器降落系統(ILS)、地面管制臺(GCA)、左右定位輔助臺(LDA)及進場滑降指示燈(PAPI)等;除了例行、故障修護後飛測作業,場站新建助導航設施也由查覈組進行測試,並將相關數據提供各型軍機參考,建立該場站完善(離)到場程序,以維飛行安全。

查覈過程中,以常見ILS爲例,該系統透過左右定位臺、滑降臺發射無線電波頻率,提供飛機精準降落信號。在執行飛測作業過程中,飛行員常見以低空進場方式,自跑道中心延伸線10浬外,沿滑降臺下滑道訊號一路下降高度,直至跑道50呎高度後改成低空平飛,接續爬升回正常高度,檢視ILS是否能精確引導飛機安全降落跑道;期間,位處後艙的電子官則運用自動飛航查覈系統(AFIS),接收地面各項電子裝備信號,除檢視方向、角度、距離等各項數據與實際誤差值是否符合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規範,遇信號不穩定或無信號狀況時,皆需以無線電與地面人員通聯,進行調校。

維繫空中運輸能量 功不可沒

此外,每逢國慶大會空中動態操演或年度漢光演習戰備道起降等任務,因屬非既定航線與固定站臺設施,需透過機動式戰術空中導航系統(TACAN)執行航路、起降程序,也需由查覈機先行執行飛測作業,確認助導航設施架設位置、目標區域周遭地障,是否會影響信號穩定度,進一步把關飛行安全,確保任務遂行。

值得一提的是,查覈機除針對各軍(民)用機場、國軍各重大戰演訓實施飛測,若遇民航局飛測機因故無法執勤時,空軍也會派遣查覈機協助執行勤務。例如民國108年飛測機襟翼受損停飛,松指部2架查覈機立即投入支援,針對各民航站完成多向導航(VOR)、歸航臺(NDB)、ILS及進場燈光系統等助導航設施把關,確保各民航站航機起降安全可靠,維繫我國空中運輸能量,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