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直升機醫學中心」航勤廠精密維保 守護飛安
陸軍航勤廠官兵針對機體實施除鏽、蒙皮噴塗,增加機體結構板抗風蝕、防鏽效果。(記者謝承宏攝)
官兵透過定期執行結構性檢查,確保飛機蓋板下線路、液壓油管等主附件功能正常運作,以維護飛行安全。(記者謝承宏攝)
系統工場官兵透過射控模擬器,檢測異常機件並進行料件更換。(記者謝承宏攝)
有「直升機醫學中心」美譽的陸軍航空基地勤務廠,是陸軍直升機維保最高級單位,維修能量涵蓋戰備時效與機敏裝備修護;所屬8個修護所分別透過結構暨線路檢查、料件維修更換及X光影像檢測等多道關卡,確保航空器機體性能正常,進一步維護整體飛航安全,爲國軍重要後勤基地。
航勤廠是五級修護單位,平時負責各類直升機基地級保養維修和野戰保修支援,可執行系統結構細密檢查修理、各項系統校修、總成組件翻修等工作,維修能量涵蓋AH-64E、AH-1W、OH-58D、CH-47SD、UH-60M等型機。在戰備時效能量方面,該廠可執行液壓組件檢修、結構檢修、發動機檢修等項目;核心機敏能量部分,則針對通信裝備、電戰裝備等進行翻(檢)修,確保航空器妥善。
爲維持飛航能量,陸航飛機每年、每架次均會進場「年度體檢」,實施結構暨線路檢查,並將全機蓋板拆除,檢視如電子線路、油管及結構隔框等關鍵部位妥善。其中,因應機體結構於長時間操作及震動後,可能導致變形、液壓導管滲漏等狀況,檢修人員會敲擊蓋板,透過長期培養的「聽聲檢視」能力,判斷內部是否有空洞或脫開情況,確保機件正常運作。
檢修項目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穿透式X光影像檢測」,即是替直升機照X光,官兵如同醫師般,爲每架機進行最精密檢修。該技術屬非破壞性檢驗,適用於無法自外觀檢測內部結構時,能精準顯示出裂紋或裂痕位置及尺寸、檢測物體內部的雜質及分佈等;加上採用數位影像技術,即時提供掃描結果,大幅縮短檢測時間並提升效率。
在機體外部維護部分,每架直升機平均5年實施一次除鏽、蒙皮噴塗,增加機身結構板抗風蝕、防鏽效果,航勤廠除定期進行機身打磨及噴塗作業,也不定期安排直升機進廠執行玻璃更換作業。其中,透過噴塗作業能提升其抗紅外線,進一步強化戰場隱蔽效果,更能延長飛機使用年限,彰顯該廠維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