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梅花鹿吸客 地方盼打造「臺灣奈良」

墾丁觀光近年遊客數漸減,觀光面臨嚴峻挑戰,地方推動梅花鹿生態旅遊,盼打造「臺灣的奈良」,撐起墾丁觀光的另一片天。記者劉學聖/攝影

墾丁觀光曾經享譽國際,近年卻因消費太貴等現象,出現遊墾丁不如玩沖繩等「黑墾丁」言論,造成觀光的嚴峻挑戰。地方人士說,墾丁不只有陽光、沙灘,還有豐富生態,近來推動梅花鹿生態旅遊受歡迎,有機會打造「臺灣的奈良」,撐起墾丁觀光的另一片天。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統計,疫情過後的二○二四年僅二一四萬人次造訪墾丁,創四十多年來最低紀錄。屏縣府交旅處分析,可能與疫情解封后,國人出遊轉向海外、喜歡追求高CP值與文化差異體驗有關。

墾丁也接連出現負面形象,二○一七年的天價滷味到去年的百元櫛瓜、陽傘沙灘插旗事件等,都衝擊觀光。北部旅客也提及到墾丁交通成本太高,搭高鐵到高雄左營,還要再花至少兩個小時車程才抵達恆春,遇假日房價又翻漲。

交旅處說,墾丁大街攤商在縣府輔導下推動價格透明化,墾管處也改善沙灘陽傘插旗現象,今年七、八月接連有颱風、豪雨,影響民衆出遊意願,但九月、十月接續連假,住宿率有回升到七、八成以上。

恆春半島社頂部落最近興起梅花鹿生態旅遊,給了遊客另一種吸引力。社頂部落發展文化促進會總幹事趙銘昆說,梅花鹿吸引力超大,社頂八條生態旅遊路線,參加賞鹿遊程的人數佔在地觀光總客源的二、三成。一趟遊程來回三公里,徒步約二到二點五小時,每人四百五十元、二人即可成團。

他說,梅花鹿天性膽小,白天大多躲起來,很難親眼見到野生鹿羣。不過,覆育站的梅花鹿屬於半圈養,出團前只要先確認梅花鹿所在位置,幾乎都看得到。過去也曾開發籠仔埔草原夜間賞鹿遊程,但有不肖業者違法開沙灘車帶遊客追鹿遭取締,遊程中止。

看見新商機,能親近梅花鹿的生態園區因此興起,恆春鎮鹿境梅花鹿生態園區負責人謝鎮州說,在梅花鹿休閒農場,遊客能體驗餵食、與鹿羣親密互動;許多臺灣人到日本奈良賞鹿,臺灣的梅花鹿也很美,爲什麼不留在臺灣看就好?讓他決定打造梅花鹿生態園區。

陸續有業者及飯店業也投入經營梅花鹿園區,但屏東縣農業處表示,目前恆春僅三家合法的動物展演許可,另有四家因無許可遭開罰輔導中。梅花鹿雖有成爲墾丁新觀光明星的態勢,但人鹿衝突漸增是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