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轉化需注重“市場閱卷”
目前,各地紛紛拿出實策,推動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實現產業化。黑龍江省不久前制定了《黑龍江省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設高水平產業科技創新平臺等方面重點任務。安徽省近日也發佈了《安徽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提出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等26項措施。
重視科研成果轉化,旨在打通從科研到產業應用的“最後一公里”,讓科研成果真正落地開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此輪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重點是以市場爲導向,多地提出要強化“企業出題、科研解題、市場閱卷”。市場猶如一面鏡子,能夠精準反映科研成果的價值與實用性,只有契合市場需求的科研成果,纔可能在產業化的道路上走得長遠。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將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爲實際生產力,是因地制宜紮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
要看到,當前我國許多地方在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難點。一方面,衆多高校、科研院所等雖手握大量科技成果,但這些成果長期處於“沉睡”狀態,亟待轉化爲實際應用;另一方面,許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創新難題,迫切希望藉助科研力量來攻克難關。兩者之間往往缺少有效的連接點與支撐點,使得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困難重重,圍繞產業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科研優勢的能力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這既造成了科研資源的浪費,也限制了企業的創新發展以及區域產業的升級步伐。
目前,已經有一批企業依靠科技創新,積極應用新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企業不僅提高了自身市場競爭力,增強了發展信心,更爲所在區域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提升了區域產業整體競爭力。這就更加凸顯出以企業爲主體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必要性,需要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實現以市場爲導向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需要扮演好引導者與服務者的角色,切實做到俯下身子,結合相關區域重點產業鏈,主動向企業瞭解關鍵技術清單,依據這些清單來精準佈局科技攻關項目,確保創新鏈和產業鏈能夠無縫對接,從而有效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化,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方面,尊重企業就是尊重市場,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讓企業更多成爲創新主角。比如,在中試平臺創建過程中,可突出建設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梯度培育,鼓勵更多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創新。還需注重促進校企融合與產學研創新對接,爲各方搭建溝通合作的橋樑,推動企業加速成果轉化,發揮其帶頭示範作用,加快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此外,也需推動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應注重搭建完善平臺,健全體制機制,爲科研成果轉化保駕護航。比如,可支持高校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專業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等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完善評價結果運用機制,讓科研人員能夠從成果轉化中獲得合理的激勵,從而激發高校院所成果轉化的內生動力。推動科技計劃項目體系改革,建立健全貫穿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的制度體系,優化以成果轉化爲導向的評價及考覈機制,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機制等,讓科研人員能夠放開手腳,積極投身成果轉化工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