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作證意味京華城案將查完 檢認避重就輕政治獻金案續交鋒

▲涉犯京華城等案的臺灣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今(7日)傍晚結束作證,離開臺北地院時對支持者揮手示意。(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臺北地院今(7日)審理京華城案與政治獻金案,被告柯文哲全天以證人身分應訊,檢方認爲柯證詞避重就輕,沈慶京透過律師主張,柯證明檢方起訴行收賄與圖利等罪嫌均爲空談,應曉薇透過律師強調柯證明她沒施壓護航,審判長諭知變動審理計劃,柯下次將於本月(10月)21日黃珊珊第2度作證時再出庭。

合議庭原訂後天(9日)下午,傳喚同案被告李文宗聲請的證人、臺灣民衆黨前財務長樑秀菊,柯文哲今也加入聲請,但樑女的子女陳報樑女因病將住院治療,審判長諭知暫訂延後到本月23日再傳喚,而下週二(14日)3位證人、下週四(16日)2位證人,都非柯聲請傳喚,柯因此輪空近2周共3次庭期。

柯文哲今作證被檢方詰問時,多次拒絕證言卻又講不停,批檢方從查扣的硬碟等物,湊資料編故事羅織罪名、入人於罪,柯並說被通緝的隨身助理「橘子」許芷瑜只是買便當的角色,同案被告李文宗是他高中同學,2024年選總統時才受邀加入競選團隊管財務,均無貪污、侵佔等犯行。

今傍晚5點半結束8小時庭訊,檢方總結柯文哲證詞有諸多違反經驗法則與論理法則之處,例如在被查扣的A1-37行動硬碟外殼親筆註明備份日期,卻說不知檔案內容;沒積極爭執「工作簿」檔案的捐款記錄,卻否認親手記載,難以想像除了柯,還有誰能掌握如此細節。

檢方質疑柯傳訊息給黃珊珊稱「威京小沈已給過」,爲何不跟黃明講用意是反對向大企業募款;沈慶京當面將京華城的陳情書給柯,柯卻說2人沒談過京華城,顯非事實,許芷瑜經手邱清章、妙天交付的捐款,還至少保管400萬元,不像柯所稱未管理大額現金,柯若看過北市府局處提報單,應知當時的討論是爲京華城量身打造,柯的證詞明顯避重就輕。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今(7日)到臺北地院出庭,透過律師主張檢方無法舉證他行賄柯文哲或共犯圖利罪嫌 。(圖/記者徐文彬攝)

柯文哲和辯護律師團不能對自己證詞表達意見,倒是沈慶京的律師徐履冰逐一反駁檢方指控,包括檢方與廉政署對於在柯家查扣A1-37硬碟的位置,說法不同,也未釋明從硬碟取證過程有無遭污染,徐虧檢方說一堆「這個有那個也有」,卻不提「工作簿」有些記載跟事實不符。

徐履冰說檢方主張「工作簿」記錄「均爲真」,本身就有疑問,對於其中出現「小沈1500」記錄,檢方說沈慶京某時某地交付1500萬元給柯文哲,如此關鍵指控卻無直接證據,反而當時柯、沈僅在京華城改建動工典禮碰面,無其他單獨會面情形。

徐履冰認爲檢方不僅無法證明沈行賄柯1500萬元一事,柯文哲今也證稱,不知沈慶京2020年以人頭捐政治獻金共210萬元給民衆黨,檢方認定這210萬是變相賄賂,唯一證據是朱亞虎遭檢方誘導脅迫所做的筆錄,最後,出庭作證的公務員都證稱沒明知違法而爲之,檢方也未舉證沈如何請柯護航京華城,無法證明柯、沈共犯圖利罪嫌。

▲臺北市議員應曉薇(右)與女兒映佳妤今(7日)牽手到臺北地院出庭。(圖/記者徐文彬攝)

應曉薇的律師吳佳蓉僅表示,應曉薇針對京華城所提質詢,是迴應監察院對臺北市府的糾正,應曉薇在3次便當會請柯文哲關心京華城訴求,屬於通案慣例,柯今更證明應曉薇沒責罵、施壓公務員。

隨着柯文哲今完成作證程序,北院審理京華城案的調查程序即將告終,後續審理重點爲柯與李文宗、李文娟兄妹涉犯公益侵佔政治獻金的案情,合議庭已暫訂今年(2025年)12月15日起,連續辯論到同月24日。一般預料,若如期辯論終結,不排除明年2月17日春節前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