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疑惑「京華城怎麼走完程序」 林洲民:我也很想知道

▲臺北市府都市發展局前局長林洲民,今(22日)爲京華城案到臺北地院作證,強調京華城改建非都更案件,不應創設都更容積獎勵20%。(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柯文哲擔任第1任臺北市長時的都市發展局長林洲民,今(22日)爲柯等人所涉京華城貪污案,到臺北地院作證,林數度強調京華城改建並非都更案件、不應創設都更容積獎勵20%,林朝着坐在被告席的柯說「您說爲何會這樣,我也很想知道(爲何通過容獎)」,林更喊話,「柯市長,公務員真的很委屈!」

柯文哲今全程細聽林洲民作證,下午4點多輪到他對林的證詞表示意見時,柯先問候林「好久不見,多年沒有看到你」,接着表示京華城案若公務員都不贊成,「當初是怎麼過的?」

柯文哲自認絕非圖利、貪污之人,「我也沒下指示」,更自詡「臺智光案就被我擋下來」、「北市科也討論很久」。柯說京華城案很奇怪、「沒有人喊救命」,他第2任期最重要的是Covid 19,其他事務都由副市長處理,「對付新冠疫情就來不及了,還管京華城」,遇到議員來講京華城案,他就應付應付,「我第2任期內,京華城案從沒列管過」。

▲於京華城案涉收賄、圖利,仍在押的柯文哲,今(22日)被押解到臺北地院出庭,自認非貪污之人 。(資料照/記者黃哲民攝)

柯文哲看着林洲民說「我一直有一個疑惑,若公務員都反對(京華城案),怎麼會走完程序」,他百思不得其解,若真如此,這對中華民國來講是個危機,這是系統性的問題,且整個程序走完2年後,卻說有弊端,「我也很Shock(震驚)」、想知道「What happend?到底發生什麼事?」

林洲民迴應指出,包括都發局科長楊智盛、都委會執秘邵琇珮與都更處長都反對給京華城都更容獎,「柯市長您說爲何會這樣?我也很想知道」、「爲何會過(容獎),我也想知道!」

林洲民說今天有一題被要求須說出都發局同仁姓名,所以他拒答,其實他雖離職多年,仍跟都發局多位同仁保持連繫,他擔任局長4年「是我人生一段很重要時期」、許多同仁就像他的家人,他知都發局現況惡劣,很多人請調或降調,都不想再留下來扛責任。

▲臺北市府都市發展局前局長林洲民,今(22日)爲京華城案到臺北地院作證,對涉案在押的柯文哲喊話「柯市長!公務員真的很委屈!」(圖/記者黃哲民攝)

林洲民面對着柯文哲喊話「柯市長!公務員真的很委屈!」並語出驚人說「個人認爲,有人在揣摩上意」。審判長打斷林洲民,認爲已說過多個人意見、超出作證範圍,林總結一句柯對案情所提的疑惑,「我也不知道!」

林洲民與上週四(22日)作證的臺北市府前副市長林欽榮,被視爲不利於柯的敵性證人。林今全天作證,明確證稱他任內依監察院糾正意旨,循都市計劃變更程序送交都委會審議,將京華城的基準容積率從392%調整爲「商三」用地上限的560%,這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多年爭取的訴求之一,另1個爲永久保障京華城12萬0284平方公尺允建樓地板面積。

林洲民證稱任內從沒被柯文哲指示該如何處理京華城案,2018年底他離職後,北市府都委會在2020年決議給京華城改建20%容積獎勵,他看報紙得知獎勵項目爲「類都更」的韌性城市、智慧城市與宜居城市3項,根本不是都更案件法定的專門用語、只是空洞的形容詞,京華城也絕非都更案件,不該比照都更拿容獎。

林洲民強調本案創設京華城20%容獎項目,是杜撰、荒謬、「魚目混珠」,若他在任「絕,對,不,可,能」同意過關,他後來被監察委員約詢京華城案、看完相關會議記錄文件,發現都發局官員、都委會委員當時對20%容獎「皆曰不可」,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臺灣的都市計劃案件「不要再出現這3個名詞(指本案韌性城市等容獎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