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法律在此交會 英日學者齊聚世新大學爲法學帶來新思維
▲ 世新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王思原分享人工智慧訓練與著作權侵害研究成果,並與國際學者深入交流討論。(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臺北訊
當科技以驚人的速度重塑全球,法律如何應對這場變革成爲當前最迫切的議題之一。世新大學法律學院於今(21)日舉辦2025「科技發展中之法學新思維」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針對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與刑事法等核心問題,發表相關研究與深入探討科技進步對法律的衝擊與未來可能性,爲全球科技法學提供全新視角與解決方案。
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成爲本次研討會的討論焦點之一。英國新堡大學法學院教授班.法蘭德(Ben Farrand)以「科技控制中的地緣政治與監管」爲題,剖析國際間數位監管與科技政策的複雜關係。他的專題研究特別聚焦人工智慧對數位主權的挑戰,並從數位著作權與網路安全的角度,提出法律調適的可能性。
▲ 英國新堡大學法學院教授班.法蘭德線上參與世新大學「科技發展中之法學新思維」國際研討會,帶來獨到見解。
日本東京造形大學副教授村上畫裡(Eri Murakami)則特地來到世新大學現場,以「機器學習樂園中的掙扎:藝術生挑戰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聲音」帶來全新視角。她剖析數位內容權利界定的挑戰,並探討智慧財產權如何在技術進步與創作自由之間取得平衡。她的研究不僅涉及AI與元宇宙等前沿議題,更帶領與會者重新思考法律在數位創新中的角色。
▲ 日本東京造形大學副教授村上畫裡(右)與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講座教授蔡明誠(左)應邀出席世新大學法律學院研討會,共同探討科技法學前沿議題。
刑事法領域的討論同樣引人注目。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之萍提出AI技術應用於刑事案件的可能性,並深入分析法律推理、透明度與技術法制的挑戰。她的觀點引發與會者對AI法官的可行性及法律風險的討論,爲刑事法制的未來提供了全新啓發。
此外,世新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葉雲卿與副教授戴豪君分別針對商標策略與歐盟人工智慧法規進行探討,從企業漂綠到跨國法規的比較,爲智慧財產權的實務應用提供了多元視角。而個資保護專題中,世新大學法律學系教授翁逸泓則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管制模式,提出AI模型監管與倫理挑戰的解決思路。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院長葉雲卿指出,本次研討會不僅匯聚學術界與實務界的智慧,更爲科技法學的未來探索全新方向。透過多元觀點的交流,研討會成功搭建科技與法學對話的橋樑,爲法律教育與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啓示。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在研討會中表示,科技發展不僅改變生活方式,更對法律體系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他指出,世新大學致力於打造多元且跨領域的學術平臺,今日除了法律學院主辦的「科技發展中之法學新思維」國際研討會外,校內還有兩場重要會議同時舉行,分別是由世新口傳系主辦的「2025 @ AI:顛覆或鞏固傳播研究」研討會,以及世新觀光系主辦的「觀光業的雙軸發展—永續與智慧旅遊」。他強調,這些學術活動展現了世新大學在多元領域的深耕與創新,並期望透過學術交流,爲各領域的未來發展提供全新解方與方向。
▲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中)熱情歡迎國內外學者齊聚一堂,共襄科技法學盛會。(圖/世新大學提供)